章阁:《取风男孩》的启示

人气 142

【大纪元2013年08月30日讯】在世人的眼中,非洲是遥远的贫穷的,天灾人祸频繁的发生,更使这一洲的人生活的苦不堪言。在充满爱滋病与贫穷的非洲乡村马拉威,也几乎使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当黑暗弥漫时,14岁的失学小男孩威廉-坎宽巴,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个光明的奇迹。

2002年,一场大旱重创了原本已经贫穷的马拉威,严重的饥荒,使村民困顿的生活更是陷入困境。用民不聊生形容当时的农村,一点也不为过。由于坎宽巴家里常闹饥荒,全家人一天只能吃一餐,却也难有着落。圣诞节期间,坎宽巴一家饥饿难耐,硬是从羊肉贩子哪儿骗来一捆羊皮,煮了满满一大锅的羊皮汤喝。这犹如塑料般的食物,却成了这一家圣诞节的最好佳肴。残酷的现实,当吃饭成了严重的问题时,没有学费缴纳的坎宽巴因此辍学了。

也许天性中的苦中作乐,即使再贫穷的地方,孩子们也有彼此找乐子的办法,去垃圾桶捡别人扔掉的电池,用玉米杆和灌木做空气枪,拆卸收音机等等。一次,无意中,坎宽巴得知利用车轮的转动就能产生电源,于是心中萌发了一个梦想,马拉威早晚都有风吹,何不用源源不断的风来发电呢?

于是他用简易的工具,以及在垃圾堆里捡到的破铜烂铁,对于那些难以捡到的材料,坎宽巴就打工挣钱去买。在众人疑虑的目光下,经过重重的困难后,他真的成功盖起了一座风车发电机,当风车上的小灯跑发亮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成为这个农村的奇迹。他渴望源源不断的风能发电,照亮自己的家乡,也照亮自己的未来,帮助缺少照明的农村摆脱黑暗的困境。一个14岁的男孩在一个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边缘角落,凭借坚定的信念创下了光明的奇迹。

当他的故事被前美联社记者米勒听闻后,和坎宽巴一起合作,撰写了这部小说《取风男孩》。

后来的发展,充满喜剧。不仅全球顶尖媒体ABC、BBC电视都要进行特别专访,还被“TED全球论坛”两度邀请发表演说。这个男孩的传奇故事,也像马拉威早晚吹动的风一样,源源不断的传播,不仅感动了无数的人,也吸引了国际上许多民间团体的人道关怀。

看上去,取风男孩对于遥远的国度是陌生的,没有任何联系的。但他勇于为大家带去光明的故事,却一次又一次触动了众人的心际。当心中荡起长长的牵挂,为他们的痛苦遭遇揪心万分时,才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的紧密,只不过一时不在意的情感,为自己制造了陌生的看似遥远的幻觉。当心灵的震动受到冲击时,陌生的感觉便会荡然无存。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心灵的震动能跨越语言的障碍,跨越文化信仰的不同,跨越不同的种族肤色,把遥远国度的我们彼此连在一起。人的生命确实很奇妙,一段振奋人心的故事,就能跨越时空的阻隔,成为真实的记忆。

或许,取风男孩的故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打开新闻媒体,各种各样灾难的消息,出现在人的眼前时,面对揪心的现实,或许人们也需要取风男孩般的勇气,只有抱着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付出和争取,才会把光明带给自己的家乡。这也正是心灵的坚韧,展现在现实中的奇迹,同时带给我们生命珍贵的生存意义。

相关新闻
信念的脚步
成功不二法门──坚定信念
正面思考的成功经典(3)
科幻片《雨果的冒险》 梦想信念的实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