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 助孩子适应小一生活

人气 722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9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新学年开始,许多宝宝从幼稚园升入小学一年级,不少年轻家长对于如何让孩子适应新环境、新作息时间等问题表示忧虑。专家提醒家长培养儿童独立个性、正确学习态度,以及建立良好社交圈子,比执著分数更重要。

孩子从幼稚园到小一是一个大的转折点,它代表孩子由幼儿蜕变成儿童。台湾信谊基金会针对教养问题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入学适应”名列“十大教养问题”之一,可见孩子上小学的适应问题值得关切。

制定作息时间 建立新“规矩”

从幼稚园到小学,变化之一就是“规律”成为生活中的必须遵守的守则。首先,订出每晚上床时间,引导孩子思考放学后到上床睡觉前,有哪些该完成的事项,如何安排才能做最有效的运用。作息时间表订定后,试着做做看,不断实验修正。直到孩子接受且慢慢适应。

另外,升入小一后,孩子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活动以游戏为主,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教师带领下做手工、画图画、唱歌、讲故事等孩子们比较自由。但进入小学,则以老师讲解为主,孩子每天要“正襟危坐”,安静听老师讲课。

开学短短一周,李慧琴的儿子就被老师投诉说他仍像幼儿园一样“随心所欲”,上课乱插话、坐不住,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听了老师的话,周妈妈立即训斥儿子并规定他:“不许乱动,不许乱说话,不许……”孩子开始出现抗拒上学的现象。

据新浪网报导,打虎山路一小锦西校区一年级年级组长沈芝瑾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刚进入新环境,一时难以适应,心急的家长往往责怪孩子,反而加重其思想负担,无形中拖长了孩子的适应期。她建议,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要求时,做规矩 “宜软不宜硬”:“尤其注意不能用老师吓唬孩子,打击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越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专家研究发现,5-7岁的孩子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是30分钟左右。所以家长要掌握孩子的注意力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培养自理能力 有助融入学习

为了让孩子多些时间学习或休息,许多家长会帮孩子整理书包,穿衣服、甚至喂饭等,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造成很多孩子在学校无法自理。

孟浩伟平时上厕所都是妈妈帮忙擦屁股,在学校,一次大便后,因不知道怎么擦屁股而提着裤子找老师帮忙,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很长时间他都不敢在学校上厕所。

“其实,培养孩子自主的能力和习惯,比多做几道题目更重要。 ”沈芝瑾老师建议,在生活方面,家长要训练孩子自理,例如拉拉链、扣扣子、绑鞋带等基本能力,还要教孩子整理书包,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并且学习在三十分钟之内用完餐,养成餐后洁牙的习惯。

父母应该开始放手,把责任交给孩子,让孩子试着做家事,例如:扫地、洗抹布、擦桌椅等,从中学习做事能力,有助于快速融入学校生活。

大手牵小手 协助孩子“转型”

父母的陪伴协助,是孩子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关键。

幼儿园升入小学后,孩子一下子要面对全新的校园环境、新老师、新同学,难免会有陌生感。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利用课间休息、体育课等时间互动,多与周围小朋友交流,孩子熟悉了同学、老师,自然会对新环境产生认同感。

晴报专讯网报导,王文穗育有一名读小二的儿子李青朗,她曾任小学教师和教科书编辑,现为全职妈妈,去年儿子入小一,也曾面临困难,她说,“千万不要以为小一可以轻松点,家长更需要由初小阶段培养正确学习态度,令他们有自我控制的观念,这将影响高小,甚至中学,其学习动机、能力等……”

王文穗坦言不大看重分数,特别是初小学生,分数的意义,远不及他明白努力的过程更重要。
王文穗的儿子青朗在小一时曾被选为班长,初次面对岗位不同,与同学产生矛盾,觉得不开心。王文穗觉得小孩子初次学习处理人际关系,不单是同学,还有与老师的关系,会觉困扰;与考试成绩相比,友情更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这些都要靠家长时刻关注。 “可以多与孩子谈天,了解他的校园生活。家长可主动认识孩子班内的同学名字,了解子女的交友状况。孩子有无说过不想上学?是否常常提及好朋友名字?”

“上小学”是喜悦又充满希望的事,孩子的第一次学习之旅,需要家长的陪伴与支持;多些耐心与等待,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调适,孩子才能快乐的学习、成长。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美新企业倾向规模缩小 一人公司大增
绘本“文字大逃亡”  送给小一的新生礼
小一生爱护老树乡土行
桃园县办理国小一般智能资优生鉴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