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改变生活习惯或可减缓细胞衰老

邓振梁

人气: 44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3年09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邓振梁编译报导)最新研究显示,生活型态的改变或可调回生物时钟,在细胞层面减缓衰老。

科学生活网站(LifeScience)报导,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若吃得好一点,适度的运动,生活压力没这么大,端粒(Telomere,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其寿命与细胞寿命有关)长度可被拉长。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当缩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就死亡或停止分裂。

在一项研究中,10个人被要求吃素,做适度的运动,从事减压活动,如冥想与瑜珈,每周参加一次聚会,促进彼此的社交支持,另有25人完全不改变生活型态,作为对照组。

研究人员在开始时测量受试者白血球的端粒长度,五年后又再测量一次。

在有改变生活型态的一组端粒长度明显增加约10%,在对照组,端粒长度明显缩短减少3%。这项成果发表在今年九月十六日《柳叶刀肿瘤医学期刊》,题目为:“心灵和身体随着年龄的变化7种方法”(7 Ways the Mind and Body Change With Age)。

端粒通常都被比喻为鞋带末端防止其散开分岔的塑料,但最新研究发现端粒也可延长,减缓细胞衰老。

加州旧金山大学医学教授欧尼希(Dean Ornish)表示,有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端粒越短,细胞死亡的概率就越高,产生心脏病、癌症、痴呆等慢性病的概率也会增高。

端粒越短,我们的寿命越短,这项研究表明生活型态的改变可增加端粒长度。

发现端粒在细胞老化扮演的角色与端粒酵素的研究者在2009年得到诺贝尔医学奖,研究者包括服务于旧金山大学医学院,同时参与了这次研究的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

生活型态的改变到底怎么影响到端粒的长度仍无从得知,端粒的长度由很多机转所控制,包括端粒酶(telomerase)。一般相信端粒酶活性越强,端粒越长,但在这项研究当中没有发现端粒酶的活性增加,而且没有发现其他可能机转。

所有在这项研究中的男性都有低风险的前列腺癌,都尚未决定接受传统的治疗,如手术与放射线治疗。但是这项研究不是用来检测生活型态改变对前列腺癌的影响,但生活型态改变似乎可以影响到其他问题的人们。

欧尼希表示,“这项研究的发现可适用于所有的男性,不仅是前列腺癌患者,女性也适用。”

虽然这次亲自参与试验的人数不多,无法证明人际关系的成因与效果,但是研究不同组别间仍是有明显差异。欧尼希说,要了解生活型态的改变是否能大幅降低早逝或染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更大规模的研究试验是必要的。

(责任编辑:张东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