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工作辛苦 专家警告:容易搞坏身体

叶淑贞

人气 102

【大纪元2013年09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淑贞编译报导)上月稍早,21岁的商学院学生摩利兹•俄哈达特(Moritz Erhardt)在伦敦美国银行暑期实习时,在连续工作72小时后死亡了。此事掀起了人们对投资银行业把从业人员累垮了的热议。

宾州大学教育研究所米歇尔(Alexandra Michel)教授特别有资格来谈论这件事情。过去12年,她研究了两大华尔街投资银行的从业人员,得出的结论是,该行业几乎吸收了一些顶尖学府20%的MBA毕业生为员工,并将其残酷对待。

米歇尔教授近期接受《彭博商周》访谈时表示,“这是一个结果导向的环境。只要你完成你的工作,你可以做你想做的。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有能力的人无法工作少一点。他们工作更多,显着地更多。即使是留在职场上的高级管理人员,也要工作到午夜。”

“这种微妙的控制是专业人士为他们自己所设计。最初投资银行由私人办公室组成。然后,他们设计开放的空间,许多甚至没有隔间。当时的想法是让沟通更加有效。但也有大家相互监督,并控制其他所有人的作用。晚上7点以后有免费餐点,因为如果你工作到这么晚,至少你可以不必做晚饭。结果是,因为如此方便,现在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不是使生活更悠闲,而是让人们做更多的工作。”

她在描绘从业人员的心路历程时说:“在入行前4年,这种生活方式棒极了。虽然影响健康,但没有人明显地受到伤害。但4年后情况变了,原本生龙活虎的投资银行家出现慢性腰背痛、严重的失眠、掉发、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和嗑药。尽管他们的技能保持不变,但创造力和道德敏感度却下降了。当人们精疲力竭时,他们再也没有多余精力了。”

“在该领域工作6年后,40%的人在健康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不得不改变一些东西。在投资银行工作的人平均年龄为35岁。许多人离开了,并接受较不苛刻的工作。当这些带动力强的领导人继续前进时,他们会灵活地将现有的组织重新建构,如同你目前在硅谷所看到的律师、医生和记者等人。”

在谈到实习生俄哈达特的死所带来的启示时,她说:“工作改变了一个人。人们认为:我会赚到多少钱?我会学什么?这将如何让我在社会上超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但工作以更深刻的方式改变着你。工作也影响你的生理机能。你必须考虑这一切。”

“发生在俄哈达特身上的事情也可能会发生在我们任何人身上。组织擅长于为所欲为地衡量每个份子。且让我们来检视工作的所有方面,其中,人类的福祉更重要。如果组织能像他们追求利润一样,狂热地参与对员工福祉的衡量。我们会变得更好。”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投资银行业泡沫化?利润缩水 变革时代来临
全球投资银行裁员潮加剧 业务萎缩
投资银行屏蔽社交网站 员工巧应对
欧洲投银红利 最多恐砍2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