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通缩或向消费领域扩散

人气 3

【大纪元2014年10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古春秋报导)陆媒10月28日报导,中共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共有25个省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跌。有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出现连续31个月下跌,而9月CPI增速大幅放缓,意味着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正在向消费领域扩散。

大陆25省CPI下跌

陆媒《经济参考报》10月28日报导,中共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大陆共有25个省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增速同比低于8月,其中20个省连续两个月放缓,15个省同比增速低于大陆平均水平1.6%。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大陆经济通缩的压力可能正在从生产领域扩散至消费领域。

统计显示,9月中国大陆CPI同比上涨1.6%,同比增速较8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创56个月以来新低。

陆媒报导称,北京、天津、广东等25个地区的CPI增速较8月出现下降,多地CPI创近年新低,其中,北京市9月CPI增速仅为1.1%,是2010年4月以来54个月最低水平。在31个省中,青海9月CPI同比增速最高,为3.6%;天津和黑龙江最低,仅为1%。

影响中国CPI的猪肉价格表现疲弱

陆媒报导称,从CPI八大分类来看,此前一直拉动CPI走高的食品价格表现趋于疲软。今年影响物价变动的商品主要是以鲜果、鲜肉、鲜蛋为代表的农产品,这些商品价格在9月中旬就已脱离节日因素的影响企稳。

陆媒记者调查发现,上海市多个农贸市场及超市的青菜、鸡毛菜等叶菜价格逐渐回到了8月中旬水平。其中对CPI影响最显着的猪肉价格表现总体疲弱。

据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9月受需求疲软影响,猪价再度出现下滑,中国大陆的生猪出栏均价为14.83元/公斤,环比回落1.53%,同比下滑6.44%,中秋过后食品企业屠宰量呈现明显缩水。

另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统计,由于9月中旬终端屠宰场备货行情结束,收购目标完成,养殖户出现恐慌性出栏,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分析:每次经济大衰退各类商品价格都会趋于下降

陆媒报导,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出现连续31个月下跌,分析者认为,通货紧缩的压力开始向消费领域扩散。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中国9月CPI增速大幅放缓和PPI持续下跌意味着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持续上升。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部研究员金爱伟认为,CPI降至“1”区间,PPI持续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反应出当前需求疲弱,实体经济处境艰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四季度物价上行的动力仍然不足。

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邱立成表示,中国价格的拉动因素主要与经济的活跃度有关。在当前经济较为低迷的情况下,如果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就可能在实体经济领域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历史经验证明,每次世界经济面临大衰退的时候,各类商品价格总体会趋于下降。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中国连续第十二个通缩
资深经济学家报告 中国出现日式通缩隐忧
消费数据引通缩担忧 中国股市大跌2.4%
外媒:中国发行新货币源头或枯竭 恐引大规模通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