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不要急着骂 七个问题知是非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气: 53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1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七个问题,听听他们的想法。可能问不到几个问题,孩子就知道是非对错了。

忠仁是个调皮的孩子,一天学校老师打电话,说他把班上的一个小朋友打伤了,要家长去学校一趟。听到消息,忠仁的妈妈又急又气。到了学校抓住儿子,劈头盖脸地训斥道:“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不听话,到处惹事生非?现在还学会打人啦⋯⋯”忠仁一脸愤怒,瞪着妈妈一声没吭。

经过老师跟其他同学了解后才知道,因为双方有些争执,那名同学便出手要打忠仁,忠仁刚好闪开,那个同学便摔倒在地,扭伤了手腕。被妈妈冤枉的忠仁好几天没有跟妈妈讲话⋯⋯

专家称,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家长在面对这些事情时要冷静,不要马上下结论。先试着问孩子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家长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马上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这样做有可能冤枉孩子。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这时候也是在训练他的叙述能力,让他能清楚表达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个问题:“你的感觉如何?”

当孩子回忆并叙述事情经过时,他也能借此去重新想事情怎么发生的,这时候问第二个问题就能让孩子抒发情绪。很多时候,孩子只是要把他们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心情就会好多了。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心情平静下来后,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听进意见,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说出自己的委屈。

第三个问题:“那你觉的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这时不妨让孩子动动脑筋,想各种方法,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幼稚的。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第四个问题:“这些方法会有怎样的后果?”

这时孩子的情绪已渐渐平复,也说出了很可能是“疯狂”的方法,家长适时再用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分析,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

胖胖很喜欢吃西瓜,有一天学校中午的饭后水果是西瓜,吃饭的时候,很多同学盯着那个最大块的西瓜看,他们狼吞虎咽地吃完饭,立即飞奔过去都抢最大块的西瓜。胖胖没有抢到,很是生气,还跟同学争执起来。

妈妈问他打算怎么办时,他忿忿地嘟囔:“明天我一定要抢到最大的⋯⋯”
妈妈问:“今天抢到大西瓜的小朋友,你喜欢他吗?”
“恨死他了,这么贪心。”
“那如果你抢到大西瓜,别人会喜欢你吗?”
“⋯⋯不会吧⋯⋯”
接着妈妈又问:“你抢到了一块大西瓜,你能快乐多久?”
胖胖小声说:“吃下去的时候会很快乐。”
“可是如果小朋友都不要跟你做朋友,你会快乐吗?”⋯⋯

第五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胖胖最终决定不去抢大西瓜吃,因为自己不想被小朋友认为是个“贪吃鬼”。

这时,有些孩子最终的选择可能不是家长所期望的,但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这样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也会从这个错误中学习到教训。

第六个问题:“结果怎样?事情是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呢?”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引导孩子去思考下次遇到同样状况该如何应对,并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与行为,并做出正确决定,也学着放手让他承担责任与后果。这样练习了几次,以后遇到问题孩子会去思考,并想出正确的解决方式。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这个问题有两层意思,一是关心,当孩子无法解决问题时,父母还是要给予协助、引导和启发。二是,暗示他“这是你自己的事,我可以帮你,但你有责任自己解决。”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一辈子的事,若要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能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要让孩子学习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从而达到培养孩子责任感与负责的态度。这样孩子才能养成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晓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赞美是帮助孩子快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转变的一个法宝,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作为家长,不仅要赞美孩子,更要学会赞美自己。因为不认可自己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包括孩子的认可。其实,赞美自己的过程,也是审视自己对于教育孩子的方式、心态是否恰当的一个自省、自励的过程。
  • 如果您是来自中国的移民,正在为如何让中小学龄的儿女在加拿大快速融入、并且快乐成长而伤脑筋,您不妨尝试接纳本地教育专才的建议,及时调整教育理念与方法。您可以对儿女说:“孩子,现在我们来到了加拿大,以往的一切都归零,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起点。从现在起,我希望自己做一个每一件事情都与你一起面对的朋友……”
  • 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越学越笨”。其实,让他们变笨是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因为自信的孩子才会变聪明。
  •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赫伯特•斯宾塞
  • 现在的人,为人父母的可能都有一个感受,就是现在的孩子不好带。我们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在言行、思想与问题的处理上,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举个例子说:
  • 兴趣是打开孩子潜在能力的钥匙。然而,有太多的父母以是否“有用”来评断孩子的兴趣,甚至将自己认为有用的兴趣强加给孩子。你是否知道,此时你已经丢弃了打开孩子潜能宝库的钥匙吗?
  • 善良教育是德国道德教育的特色之一。在经过了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之后, 德国人更是格外重视对其未来公民善良品质的培养。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然后有意识地将“同情弱者”、“宽容待人”、以及“反对暴力”列入教育内容之中。
  • 徜徉在大自然,可教可学的东西很多:植物学、动物学、文学、数学、音乐、物理、化学、体育……可以说,学校里一大半的课程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学习,而且是探索、发现加创造,不是拿着课本死读书。
  • 其实很多家长内心都接受正向教育理念,却因为不懂得在行动上怎样付诸实施而止于纸上谈兵……
  • 目前就读二年级的儿子,承接了表哥表姐们无数的绘本、故事书和CD,连年代久远的录音带都整箱交接到他手上,因此我们家最不虞匮乏的就是这些课外读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