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听列大学门槛 台教团:城乡差距致不公

英听成绩显示仍存在城乡差距 全中产批大考中心只想抢钱语践踏学生 吁取消英听门槛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11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104(公元2015)学年开始,大学入学管道可用高中英听成绩做为门槛,约一成大学校系采计英听做为门槛。教团表示,英听成绩显示仍存在城乡差距,认为大考中心只想借着英听“抢钱”、“践踏学生”,为维护学生权益,呼吁取消英听门槛,并将英听和学测或指考合并办理。

台湾高级中等学校教育产业工会(全中产)24日到教育部门口抗议,理事长白宏彬提到,日前英听成绩公布,北区近两成考生拿A,东区不到一成,超过半数的东区和离岛考生英听仅达C级和F级,显示英听存在城乡差距,现在一成大学校系采计英听门槛,对偏乡生不公平。

尤其英听播放设备也需考量,白宏彬举例,中部某考场就有上百位学生填写申诉书抗议试题播放声忽大忽小,而学生考完后无法得知题目、答案和自己的作答情形,加上英听未能和学测同天办理,学生必须多花时间奔波,恐增弱势生负担。

教团吁改为参采

全中产呼吁,应取消104学年英听门槛,改为“参采”,同时在国中小阶段投入资源,改善偏乡的英语师资和环境,并研议让英听与学测、指考合并办理。另外,大考中心应该尽速建置题库,并加强监考人员应变能力。希望教育部、招联会和大考中心对于高中英听测验能采取补救措施。

花莲女中教师洪龙秋说,英文读写可以努力,英听却需要环境。社经背景好的学生可以去补习、游学,弱势学生却没有办法,呼吁政府制订政策时不应忽略他们的限制与需求。

教育部回应,104年的入学制度已经公告,不会再变,未来是否修正将找招联会、大考中心开会决定。教育部次长陈德华表示,英听已经是国际趋势,大学选才也认为有其必要性,若中学阶段不去补强,将来会是问题。

陈德华说,英听的考试时间、公布答案等技术性问题,教育部会再找大考中心讨论。未来设法提升英听考试品质、改善城乡差距、补强偏乡英听教学,将是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尚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