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听不见反而更专注 陈瑞麟用科哲反思社会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12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苏泰安台湾嘉义报导)听不见反而更专注!中正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瑞麟在求学阶段意外几乎失去所有的听力,但他仍不畏自身障碍、努力自学,后来更投入“科学哲学”研究。长期透过科哲反思社会的陈瑞麟,近日也出版新书《科学哲学:假设的推理》,希望透过科学实例引导读者了解如何对未来做出好的假设。

约十五岁时,一场感冒引发的慢性中耳炎,让陈瑞麟从国中起就得一边求学一边吃抗生素治疗,却始终没有痊愈。直到耳鼻喉科权威医师警告他,再不手术会有脑膜穿孔,甚至丧命的危险才决定动手术。没想到术后不仅左耳全聋,连原本是正常的右耳也几乎失去听力,双耳的听力已不及正常人的四分之一。“高中老师都安排我坐第一排,但我还是听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陈瑞麟只好选择自修。

大学就读机械系后,由于听力不好导致陈瑞麟常跟不上进度,而较为冷硬的工程训练更让喜欢追根究底的他很不习惯。偶然之下,他读到十八世纪哲学家柏克莱(G. Berkeley)的“观念论”,发现自己或许更适合需要缜密思考的哲学,于是便从机械转换到哲学领域,并在修习博士时投入“科学哲学”的专业。

科学哲学企图理解科学的意义与反省科学活动,首先便要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前我不懂科学的意义,直到学了科哲,回过头来对科学做省思,我才觉得自己了解科学。”尽管放弃了机械,不过求学时大量吸收的理工知识仍让陈瑞麟的研究做得更顺利,同时他也透过科学哲学,对科学在社会中的运作有更多体悟。

“大多数人都相信‘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但单看科学提供的证据根本不够。”他举日前食安问题为例,若政府已知顶新集团的油品掺假混油,就不能忽略混油带来的健康风险,仅以“送验后没有足够证据”的说法就保证正义油厂的油品可食用,那是政府失职。

“科学总是起于假设,但假设必定会是真的吗?”陈瑞麟说,要了解科学是建立在假设的推理上,但假设不等于随便猜测,希望透过新书《科学哲学:假设的推理》让读者明白科学假设如何被建构、被检验与被应用,并把科学假设的推理应用到生活上,对日常生活的未来发展做出好的假设。他也计划在下学期开设通识课程,让更多同学有机会深入接触科学哲学。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