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亿元能否为中国寻回失去的“碧水”?

人气 1
标签: , , ,

【大纪元2014年02月19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报道)中国环保部近日对外公布,中国政府计划投入两万亿元人民币,折合三千三百亿美元的巨资治理水污染。两万亿元人民币的治理经费能否为中国寻回已经失去的“碧水”?

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家, 因为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但水源却只占7%。中国干旱的北方缺水尤为严重,有些北方地区人均水水量比中东地区还要少。不多的水由还要被污染,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严重污染,美国南佛罗里达水资源管理部门高级环境科学家薛世奎博士星期二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中国政府说要投入巨资治理水污染是件值得肯定的事, 但要寻回中国已经失去的“碧水”,两万亿元人民币够不够,治理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奏效, 现在还不好说:

“治理水污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要希望一步到位。投入巨资治理究竟至少有一定的效果,有利有意。两万亿元的投入肯定不少了,说明政府有治理水污染的决心和打算。”。

中国官方透露,两万亿元人民币的治理经费将使中国的水质量提高30%到50%。治理将通过污水处理技术的采用,水的再生利用和膜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实现。在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主席何平博士星期二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投入两万亿元人民币表明了中国政府治理水污染的决心和态度。下一步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切实落实,将治理水污染的资金有效地使用:

“过去的五到十年, 治理水污染也投了很多钱,但效果不是很好。效果不是很好的原因主要是治理的资金转移不到位, 使用缺乏监督造成的。 监督不到位, 治理的资金投下去也会被浪费掉。政府允许和鼓励民间力量、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配合参与水污染的治理,效果才可能有”。

路透社2013年初曾报道,在过去的“十一五”五年期间,中国政府已经斥资7000亿人民币用于水污染治理,但收效甚微,因为中国的大量水源仍无法饮用。此外, 路透社2013年初还报道,中国已经为全国各类净化工程投入至少一万两千多亿元人民币的额外资金。中国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中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的4929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及极差级的监测点共占了一半以上;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的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大范围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并通过大气污染、渗透等方式,蔓延影响到饮用水水源,直接影响了饮用水源水质,威胁人们饮水安全。

何平博士表示, 尽管中国现在几乎投入巨资治理水污染是件值得称道的事, 但中国的现实和以往发生的事让他对中国治理水污染的前景不表乐观:

“因为包括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治理不仅是一个政府行为, 而且也是一个公众参与的行为,须有有力的民间环保意识、监督和行为。 现在, 中国民间环保监督不够,太弱, 光靠政府投钱和行政手段搞不好环保,因为西方历史上血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点。”。

何平博士还表示, 要想治理好水污染, 就像治理空气污染一样,中国经济发展要减速,否则治理污染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其次, 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中国近70%的电力不能继续依靠燃烧煤炭获得,因为煤炭要消耗大量的水在使用前进行清洗。中国环保部有官员近日对外表示,治理水污染计达到的两万亿元人民币高于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万七千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新闻
“最大劫难已无法避免” 中南海一号文件内部印发
古春秋:地水火风系列之“万物之源”(二)
广西“长寿乡”变“癌症村”  河水污染严重
王维洛:疏散500万 是新版大北京 还是恶性循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