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平面茧丝技术突破 蚕丝被品质更高

人气: 87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1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寒流侵袭、冷风飕飕,夜晚盖被学问大,如何选择?端看个人喜好。有人喜欢羽绒被,有人喜爱羊毛被,更有人酷爱蚕丝被。蚕丝被久了会变一球球,减低保暖度,农委会苗栗区农业改良场研发平面茧丝技术,让蚕丝被既轻且软,更高品质,不受厚薄大小限制,富通气、保温性、强度性等。

茧丝常应用在蚕丝被、防寒衣、棉袍、和服腰带之里衬等产品,是蚕丝界的上等素材。传统圆茧丝被材料取得容易,制作成本及售价低,但制作出的丝棉为不连续面,使用久了丝棉会分离及纠结成团,造成被胎厚薄不一。

苗栗农改场课长卢美君博士指出,所谓平面茧,就是把蚕宝宝放在板子上吐丝,有20%的蚕宝宝爬着爬着就会掉下来,捡粪便要靠人工,农民必须很辛苦照顾;农改场最近研发出滚筒状的设备,只有5%的蚕宝宝会掉下来,而且粪便会自动掉落。

平面茧的好处是一体成形,蚕儿攀爬在布蚕区域吐丝;平面茧早在平板式时就发展出来,早期农改场有改成比较回旋状、空桶式的,但蚕蛹回收率较差;用平板式的缺点是蚕的粪便会污染到蚕丝,农民吐丝那5天必须睡在蚕室里,让整个面均匀吐丝,否则会造成蚕丝被平面茧丝厚薄不一样,会造成不均匀的状况。

该农改场多年致力于蚕桑技术开发,改良平面蚕丝生产装置,该套生物科技是为了让蚕更健康所建立的体系;此不锈钢圆筒为封闭式构造,蚕儿攀爬在布蚕区域吐平面茧丝,掉下来比率可以减少,污损比例低,茧丝回收率高,最后会形成片状,再制成棉被,盖久了也不会呈球状,蚕丝品质可以提升;其吐完丝后回收的健康蚕蛹,更可应用作为生技产品材料,这种方式值得去推广。

卢美君表示,目前有136个蚕种,有几个固定的推广种可以卖给农民,可以买回去养,只要一套设备、养蚕的技术,未来倾向整厂输出,如果农民从没接触此行业,一定要knowhow专利,一整套给你。

大陆进口的丝棉越来越贵,丝棉成本越来越高,有一定的风险,品质不保证好;台湾适合桑叶的生产,一年可以养8期的蚕,一期蚕大约一个月左右。如果农民要从事此行业,该农改场会传授养蚕与桑树管理技术。

卢美君提到,农民只要买蚕种回去养,种些桑树,生产的技术门槛不高,加上新的专利,未来蚕丝被生产不会那么辛苦跟费工,以台湾来生产比较有品质和保证;有古老的、创新的技术,让养蚕更简单、更经济,更可创造出新的产品。◇

裸蛹为平面茧生产之副产品可供作生技应用。(苗栗农业改良场/提供)
传统平板式平面茧。(苗栗农业改良场/提供)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