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师

作者:西如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师”之本义,在私塾时代称“先生”,为表示尊崇,所需之学资称“束脩”,实物为榖多少“石”;军师一词,三国时代之孔明,西游记称太师。至于军中之“师”是统率团及其直属之部队而言,是军中最重要之骨干,它有人事任免权,装备齐全,可以独立作战。

教书之人,为何称师呢?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并不是生而知之,哪个人没有疑惑呢?疑惑了不去从教师学习,既有的疑惑终究得不到解决。所以不论高贵贫贱,不论年长年幼,只要他道术之所在,学术有专攻,我们都要尊称他为师。

圣人没有一定的教师,孔子曾经拜过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一辈人做先生;郯子这一辈人,他们的贤明不如孔子,孔子说道:“三人同行,中间必定有一个人做我先生的。”所以弟子不必定要不如先生,先生不必定要比弟子贤明。其中蕴藏着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彼之长,补我之短;以我之优、改彼之拙。”也就是所谓:“学习有先后,学术有专攻”之意。

老师还有两种说法:

一说:老师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一说: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学者,后来才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

笔者认为,师道之不敬久,我们要尊崇老师、敬畏老师,把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工作,视为神圣的一种事业,以挽救老师之尊严与声誉。◇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暑期将近,你有没有计划好好利用这段假期,尝试一下做“义工”呢?
  • “外面天气好好,上课真无聊,好想跷课啊!”或许不少人在学生时代都曾有过这种想法。对于跷课的行为、动机,人人抱持不同意见和想法,有支持、反对,或中立态度,各方表述。面对现今学生翘课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学生、老师又是怎么看待?
  • 曾任外交部长的田弘茂先生,钻研政治学有道,在国外学界享誉盛名。本文是他比较中、西教育之差异,并分享其在美国多年的教育经验与观察,借此勉励年轻学子,“诚实”为首要培养的习惯。
  • 读书是一种文化营养:其可通百卷,良医心成,医愚医滞,气荡胸怀,使人神健智广,身心俱佳。
  • 当父亲叹着气,颤抖着手将四处借来的4,533元递来的那一刻,他清楚地明白交完4,100元的学费、杂费,这一学期属于他自由支配的费用就只有433元了!他也清楚,老迈的父亲已经尽了全力,再也无法给予他更多。
  • 与高中的学习环境不同,大学生不仅要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强度,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以下指出大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5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 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人生茫茫,毫无斗志,以致浑噩度日,成就低落,而真正的“病因”便是出在他不知道人生的目标何在?
  • 但再怎么优秀,金字塔顶尖的石头还是只有一颗,那又会是谁呢?就是下面7项成功特质里的NO. 1!
  • 兔爸爸在担任课后辅导流浪教师时,看到各式各样的学生,也发现,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活得有意义、活得有朝气,完全在于他有没有一个强烈且明确的目标。
  • 王充小的时候,是个文静的孩子,他喜欢一个人独处,不会和其他人一起玩闹。他的父亲见他这样,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多热闹啊!你怎么不跟大家一起玩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