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试图破3%赤字率 维持货币宽松政策

人气 516

【大纪元2015年12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在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中共表示明年将会适度扩大财政赤字。金融界人士认为,中共明年将试图破3%赤字率,并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政策。

中共中央在经济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扩大财政赤字后,市场多预期中共财政赤字将突破3%。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明年财政赤字率突破3%可行,所谓的3%赤字率红线是无稽之谈。

在此之前,中共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1月在“财新峰会”上放风说,要反思“3%的赤字率红线”是不是绝对科学的标准,这些观念的僵化并不利于改革,要在实践中调整。

当时,大陆财经分析人士刘晓博便分析说,按照朱光耀说的3%赤字率红线需要调整,就应该是向上突破,突破3%的红线。

3%的赤字率红线是指一个国家年度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3%,超过了就意味着赤字率偏高,有风险。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2016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16年中国政赤字将提高至3.5%。

据华尔街日报12月23日报导,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共当局可能继续维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今年来政府不断增加开支,截止2015年10月赤字率已经达到3.4%,明年料将达到3.5%。

当局的财政宽松的具体举措可能包括:1,扩容债务置换:2016至2017年,中国每年的地方债置换额度将至少为3万亿元人民币。2,增加投资弥补去产能造成的空白:最有可能的两个领域就是基建和社保。此举旨在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托底。3,减税:考虑到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财政收入增长减速,大规模减税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对小型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减税仍将继续。

刘晓博对此表示了担忧,在低利率和财政强刺激作用下,已经充满泡沫的中国资产价格会在人民币计价模式下继续膨胀。希望在刺激政策加码的同时,改革也能如期加码。否则,新一轮刺激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负债率的再度飙升。而中国的整体负债率已经高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今年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北京当局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降低企业债务。

摩根士丹利表示,受经济周期影响,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企业部门疲弱的定价能力和利润缩水导致投资萎靡不振,对经济形成下行压力。当局将通过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延缓下滑的步伐,以避免快速调整可能带来的问题。不过,持续的去通胀趋势意味着,在结构性改革奏效之前,政府的“微调”很难扭转经济的下行趋势。

通缩压力将促使中国央行2016年至少进行两次降息。降息可能于明年一、二季度分别推出,降息后中国的一年期贷款和存款利率将分别降至3.85%和1%。为了确保流动性稳定,中国还会进行多次降准。

摩根士丹利还预计,2016和2017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6.7%和6.6%。2016年底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将跌至6.8人民币兑换1美元。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美2015会计年度预算赤字降 创8年新低
能源进口降低 日9月贸易赤字年减8成
省报专栏作家:赤字政策不利卑诗
省报专栏作家:赤字政策不利卑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