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开墨累河岸旱季坍塌之谜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3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晓潇澳洲阿德雷德编译报导)科学家现已明确知道,在过去10年里,南澳墨累河下游为什么在干旱期间会有大面积河岸坍塌。

据澳广新闻报导,大约5年前,距离墨累河桥不远的长岛码头的河岸坍塌,3辆车连同一只宠物猫坠落河中。

来自阿德雷德和悉尼各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了最新结果。干旱期间,墨累河水位大幅下降,约低于海平面1.5米。河岸不是变得干燥和坚固了,而是由于地下水的原因变得更重、更容易坍塌,因为当河道中的水量减少时,河岸缺少了支持,于是容易发生坍塌。

科学家在坍塌最严重河段的河床还发现了深洞,这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水流改向而造成的。悉尼大学副教授哈勃(Tom Hubble)表示,以前把这种坍塌归咎于洪水而不是干旱。他说:“通常情况下,河岸会在洪水高峰期或水位下降期间坍塌。在水位降至正常水位的过程中,如果水位迅速下降,大面积河岸坍塌便会发生。当河水水位仅仅降至低于河水浸区平均水位一到两米时,正常河岸土壤中水位的降低不会导致此类坍塌。这使我们费解。但是再深入约半米后,河岸几乎完全是粘土或泥,其中的水分一点也没有排放到水道中。”

哈勃教授说,在阿德雷德东南部Wellington地区曾经有一个湖,湖中的粘土被认为是现在构成墨累河河岸的粘土。他们对此很感有趣,因为这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结果。他说:“我们所期待的是找到一个正常蜿蜒的河水浸区系统,而我们所发现的却很不一样。”

科学家认为,河床基岩改变了河水的流向。哈勃教授表示,河床中的空洞是由于伸出河床的基岩改变了水的流向而造成的。突出的基岩使河道变窄,加速了水流速度,造成河床出现孔洞。这些基岩造成猛烈而不稳定的水流和冲刷孔洞。

该项研究始于2011年,在这之前的几年是严重的干旱年。科学家采集了许多土壤样本,并使用声波技术绘制了河床的深度图。这项声波技术与在印度洋用来寻找失踪马航370航班使用的技术类似。

调查结果目前仍处于草案阶段,不久将会被提交给阿德雷德Goyder研究所水研究部。Goyder研究所是一个与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3所南澳大学和南澳政府有伙伴关系的机构。

南澳水务厅的布朗(Richard Brown)期待着报告的终稿。他说:“如果水位再次降低,这一科学资讯将对未来的风险评估极具价值。”他表示,墨累-达令流域计划已经完成,该计划确保南澳获得流入墨累河的足够水源,希望未来水量会有比过去更为可靠。

在未来几年里,科学家们打算更大范围地测绘墨累河下游,从Wellington到位于Blanchetown的一号闸,检查更多容易发生河岸崩溃的地区。

由于过去10年的干旱,坍塌的危险仍然存在,墨累河附近的两条公路被关闭——墨累桥附近的Riverfront路和Mannum的East Front路。水务厅称,2008年至2011年间,河岸总共坍塌了35次,其中一些是较小型的,但一些是吨量级的大滑坡。

责任编辑:陈紫雨

相关新闻
浪费或致墨累河下游削减水配额
南澳立法解决墨累河过度用水 获联邦议员支持
墨累河治理延至2019年遭抨击
墨累河治理新草案 南澳各界拟协力抵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