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前总编曝潜规则:七条线不能碰 碰了要命

人气 13

【大纪元2015年04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岳华综合报导)中共独裁政权严控舆论,受国际组织关注,日前被列入全球十大新闻审查最严厉国家名单。据大陆学者吴思披露,即使是体制内以敢言媒体著称的《炎黄春秋》内部也被逼自我审查,包括“六四”等七条高压线不能碰,“一碰就可能要命”。

大陆知名学者及媒体人吴思曾经担任《炎黄春秋》杂志总编辑暨法人代表。日前,吴思接受了台湾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员陈宜中博士的专访,BBC中文网近期连载发表有关专访内容。

吴思在专访中披露,《炎黄春秋》是1991年创刊的。在1995-96年之前,这个杂志的编委班底基本已经形成,就是中共党内的民主派或开明派的一些老人。到了1996-97年,编辑方向确定主要关注重大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以及相应的分析和评论。但很多文章实际上经常登不出来。

吴思称,登不出来主要是因为自我审查。在这个行业,潜规则是起主导作用的;什么东西能自由发,什么东西不能自由发,这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炎黄春秋》社长杜导正曾说,“一点真话可以说、两点就会伤、三点就会死”。他们只能尝试着“把一点真话扩展到一点零一、一点零二、一点零三”。

吴思还透露,杜导正总结出“七不碰”,有七条高压线不能碰,“一碰就可能要命”。至于是哪七条,吴思只透露其中一条:六四不能碰,“要是登文章说六四怎么怎么,下一期杂志就别想出了,非常危险”。

吴思长期从事中国政治史研究,作品包括《中国头号农民:陈永贵浮沉录》、《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及《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上的生存游戏》等书。1996年吴思开始担任《炎黄春秋》杂志执行总编、副社长。2009年,担任《炎黄春秋》杂志法人代表。

《炎黄春秋》被变更主管部门

2014年9月15日,中共江派常委刘云山控制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限令《炎黄春秋》在2个月内,完成将主管部门改属文化部属下中国艺术研究院。随后,围绕主管部门变更以及高层人士调整,《炎黄春秋》杂志社风波传闻不断。

至今年3月,尘埃落定,《炎黄春秋》杂志归属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杜导正仍任社长,社委会常务副主任、总编辑是杨继绳,社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为徐庆全;总编辑吴思则辞职。副总编辑黄钟去年底已辞职。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陆定一之子陆德原拟在《炎黄春秋》任职,但最终都没有履新。

《炎黄春秋》1991年创刊,是由中共体制内一批支持“改革”的退休高官和知识份子参与创办的杂志。《炎黄春秋》在中共体制内相对而言“敢言和针砭时弊”。《炎黄春秋》自创刊以来,被“整”挨“批”多达十余次,网站也经常遭封。

就在主管部门变更风波期间,《炎黄春秋》2015年第1期刊发了原总后营房部部长张金昌少将署名文章《我认识的贪官王守业》。文章不点名地以“XXX”代替贾廷安,以“X办”代指“江办”,指控现任军方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上将,是因贪腐落马的原海军副司令王守业的后台,并且在其升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贾廷安是前中共党魁江泽民的大秘兼任军委办公厅主任。贾廷安和王守业都是河南叶县人。

国际关注中共新闻审查

近日,根据总部位于纽约的保护记者委员会公布最新报告,列出全球十大新闻审查最严厉国家的名单,中国与厄立特里亚、北朝鲜、伊朗等独裁专制政权均榜上有名。同时这份报告还指出,中共是当今全球囚禁记者最多的政权。

《无国界记者》组织网站4月17日曝光了三份反映中共官方限制言论自由的内部文件。《无国界记者》组织网站公布的三份内部文件内容,包括中共中宣部去年10月10日及11日向各网站发布的通知,中国最大门户网站腾讯的编辑负责人去年10月12日发出的一份内部通告以及网站监管部门国信办去年10月14日例会的部分内容。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泠涛:毛左荒唐言惹官司
吴思:当今民间力量最重要
《炎黄春秋》再遭刘云山威胁 不排除停刊
何清涟:炎黄之邦不容炎黄子孙写《春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