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四纪念馆重开展出死难者遗物

人气 37

【大纪元2015年04月05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任吉报导) “六四天安门事件”已经过了26年,香港“六四纪念馆” 经优化工程后周六(4日)重开,首次公开展出由两位“天安门母亲”捐出的遇害者遗物。香港支联会主席何俊仁表示,希望藉“六四纪念馆” 能够保存历史事实,成为具体佐证。

香港“六四纪念馆”闭馆一个月后重开,增设以“生者与死者”为主题的展览,展示“六四事件”中遇难的王楠、吴向东遗物及两名幸存者方政、张健的物件。

王楠、吴向东遗物由“天安门母亲”张先玲及徐玨捐出,包括有子弹孔头盔、医院和公安局发出的死亡证、破烂的眼镜、横额及头带等。

支联会主席何俊仁认为,“六四纪念馆”象征香港人利用自由的空间保存历史真相,不要让人民遗忘过去痛苦的历史,更不让当权者扭曲、篡改历史。

何俊仁: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历史、史实的具体见证证供,从这些展物之中,一方面能清楚显示当时悲剧发生时的某一环节,我们有一个佐证,第二方面这些展品能有一种憾动的感受,知道当时的情景是如何。他们的妈妈在伤痛之余,愿意把遗物捐出,让大家去悼念,为整件事作哀思,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可悲的事实。

一位市民邓先生带同6岁及9岁的孩子参观纪念馆,希望让他们认识“六四事件”,在长大后对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

邓先生:今天主要带小孩子来,让他们可以对历史认识多一点,我想跟他们说一下(事件)经过、原因,为何会有这件事发生、结果是如何,政府做了些什么、如何对待人民,而人民有什么回应及他们在争取什么,让他们自己判断整件事。

“六四纪念馆”建馆已一年,何俊仁表示,入场人次并不理想,支联会将做更多推广活动,例如邀请学校带学生到访。

他又指,纪念馆所在的大厦业主立案法团已采取法律行动,指纪念馆违反大厦公契,何俊仁认为,大厦对于同一楼层不能同时有多于20人的限制不合理,会据理力争。他相信,事件仍有一定的法律程序,会视法律诉讼为抗争的一部分。

另外,本台记者发现,参观人士进入纪念馆大厦后,需向保安员登记个人资料才可上楼参观。纪念馆职员向记者表示,业主立案法团的登记规定,会减低参观者的入埸意欲,部分内地参观者怕登记资料后,会被当局秋后算账,所以会先联络职员带上楼,避免登记。

责任编辑:李文慧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前记者哭忆六四 亲睹脑浆和弹孔
六四子弹穿过的头盔 24年后作出控诉
六四新证物香港曝光 揭屠杀真相
香港支联会购置房产建永久“六四纪念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