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大学毕业生期待高薪资的无奈

人气 6

【大纪元2015年04月05日讯】近日,大陆某门户网站针对中国各地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会期待怎样的月薪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希望月收入在8000元到1万元的大学毕业生占比最高,达到了41.1%。与此同时,另一份题为“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的调查却显示,与大学生们颇高的期待截然相反的,是实际上仍有50.9%的大学生还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此外,2014年,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工资的起薪仅为2443元。

于是,不少人开始将矛头指向那些表示出对高薪资有所期待的大学生们,认为他们不顾当下日趋下滑的经济状况,却仍抱有近万元的薪资期待,是“想的美”、“简直找不到地”,意即太过高估自己。当舆论纷纷向他们建言“高期待不如好心态”时,另一项指称“2010年,有20%的大学生接受零月薪”的数据又似乎在用最真实的态度表明,怀揣着近万月薪的梦想,或许并不该被嘲讽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般的异想天开;对于那些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幻想、渴望高薪资,并不影响他们放下身段,从积累经验做起。

事实上,希望拿到更高的工资绝非是一种可耻的奢望。在制度完善的社会,付出辛劳,常常就可得到相应的回报。虽然大学生们缺乏经验尚属实情,然而,实际生活所需对他们在经济状况上提出的高要求,显然是无法忽略的现实状况。面对着连番上涨的物价,我们不禁要问,想要赚取近万的收入真的是好高骛远的幻想与奢求吗?一份内容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调查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是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

从9000、5000这些数字上来看,这样的薪资水平或许并不算低;然而若说这些钱数仅仅是为了满足“不惶恐”的最低诉求,就颇有些苦涩的意味了。即便在北京每月能拿到9000块的工资,抛开支付保险和个税,抛来供房供车,所剩下的也就仅够填饱肚子。难怪有人说,他们的收入承受不了太多变数;也有人表示,现在就怕生病,因为看病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工作了几年的上班族尚且有此担忧,又何谈刚毕业的大学生呢?要适应现在这个到处都得用钱才能搞定的现实社会,毕业生的那点起薪又如何能让他们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呢?

因此,我们在过度指责毕业生对薪资期待过高时,也应该同时将残酷、现实的生存环境纳入考量的范围中来,并将随之看到,中国人的需求无不受到高物价的影响和制约。除此之外,大学毕业生所期待的8000到1万块的薪资中,又有多少是对自己的高估值?这恐怕也得从教育的高投入与低产出说起。或许中国人都有所体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相对应的也自然希望这番投入能够获得恰如其分的回报。

从父母到学生自己,一直以来他们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对师长教导的尊崇,都足以窥见一斑。与其说大学生对自己的学识有所高估,不如说是对耗费大半青春来完成的学业内涵有所高估,对所谓的“211”、“985”的教育含金量有所高估。那些从支付了高昂学费的名牌大学、热门学科毕业的大学生们,又有多少人当初不是抱着高期望值才蜂拥而至、接受这番教育的?如今,孤注一掷之后,社会的反馈却扔来一句“你想多了”、“你想的太美”,这又怎能不让人感到心灰意冷?于是,已有新闻爆出,不少父母在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却最终选择放弃让他读大学。

不得不说,中国教育的悲哀或许正体现于此,毕业即失业也不能怪学校、怪社会、怪政府,只能怪自己没学好;想赚一份不那么捉襟见肘的收入,也只会被视为是异想天开。那些有所期待的毕业生或许还不懂,在中国这样一个仰赖特权,而非按照劳动回报、教育水平来界定一切的畸形社会,高薪资只能是官二代或富二代的专利。

责任编辑:尚一

相关新闻
美年轻归巢族 接受大学毕业后与父母同住
韩调查:大毕生就业率不到6成
摸得着的“钱途” 大学毕业生就业寻妙方另辟蹊径
袁斌:读书改变命运越来越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