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携带型加压袋 加压袋

人气: 26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4日电)昨天有位登山客疑死于高山症,医界今天发表携带型加压袋(PAC),宛如胶囊型的压力舱,可在山屋就近抢救,减少直升机或搜救队救援不及的高山症濒死案例。

台湾野外地区紧急救护协会副理事长王士豪说,台湾平均每3名高山登山客,就有1人发生高山病,最严重的是发生率约1%的高海拔脑水肿或肺水肿,严重者发病后12小时内即可能死亡,若未及时下撤,死亡率100%,近7年,台湾至少35起高山病相关山难。

携带型加压袋(PAC)像个2公尺长、7公斤重的胶囊,操作简便,不需电力,可放在山屋中,高山症病患先躺在其中,再以脚踏帮浦充气,只需10分钟就能让袋内增加2个PSI的压力,使病患达到海拔下降1500到1800公尺的效果,一旦病患清醒又能走路,可以慢慢下山,甚至不药而愈。

王士豪说,平均每年约5起高山症的山难,每次搜救动用至少30次直升机救援及难以估计的地面救援,花费巨大社会资源,高山症不仅发生在观光客、登山客身上,更容易发生在救难人员身上,因为抢时间上山搜救,没时间慢慢适应气压变化,更需要保护。

曾经发生高山症的季小姐现身说法,她说,当时只穿着排汗衣就攀奇莱山,没想到山区起雾,气温陡降,发生了王士豪口中“大概会死”的高山脑水肿,当时直升机无法起降载运,幸好搜救人员就近在山屋把她塞进PAC,后来下山后住院观察只有轻微失温。

一个直升机搜救成本约新台币30万元,PAC成本8万元,等于1次直升机搜救可购买4个PAC,台湾野外地区紧急救护协会发动募款,预计使用100个PAC,设置PAC安全网,接受各高山山屋、消防队及民间救难大队申请。

已有建中校友为高山症罹难的同学募款购买PAC遗爱人间,出席发表会的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得知昨天有山友死于高山症,她表示,会致电卫福部支持这项抢救人命的装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