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成:浅谈辩证唯物主义的缺陷及调整意见

人气 2508

【大纪元2015年07月24日讯】

第一部分 前言

恩格斯认为,哲学史可二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一以贯之,唯物即肯定物质第一性,唯心即肯定意识第一性。恩格斯的二分法在当时、哲学史中并不具有权威性,在苏联成立后此二分发便立即红便大江南北。该二分法将哲学史划分为上下二元,上元为“唯物”,下元为“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一支对中国的极大影响力不可忽视,在前后六十年中影响了几十亿人。诚然,中国的发展与辉煌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在“万家灯火”的背后是否存在着缺陷与隐患?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负能量”的信息是否传递出危险的信号?

答案是肯定的,水至清则无鱼。近年以来,随着政府对信息公开、社会公平的倡导,一部分时代的弊病有机会陈列于我们眼前。在道德滑坡、社会不公等现象的背后,暴露出了什么问题?为何大力弘扬正能量,所获得的效益却未达预期?

真正引领时代风气的,是哲学思想。当我们所处的时代距原先设置的目标有偏差时,我们应当反思根本:各种弊病的背后,是否是辩证唯物主义暴露出的局限性所致?若不及时修补调整,我们或将渐行渐远。

本文将依据“因”与“果”两方面讨论。“因”即学理知识,“果”即作用及果效。

第二部分 学理缺点

有一个命题是无可辩驳的:任何理论均有自身的缺点。因此,声称辩证唯物主义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正确无疑是妄自菲薄。一种理论有缺点固然不可怕,但拒绝承认之并修正之才是真正可怕之处。

本部分的重心不在政治哲学,而在于形而上学中的本体论与宇宙论。

1.支点的缺陷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具有第一性,即存在先于感知。不妨从其证明入手。证明如下:

证明:

“前提a:假设存在一个客观事物(如杯子)
由a可知:该客观事物(如杯子)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结论:物质具有第一性”

由上可知,前题a是一个假设的存在命题。然而,该假设的成立条件是:客观事物(如杯子)被感知,即“存在即是被感知”【2】。若客观事物(如杯子)未被感知,命题a的假设就不成立,上文的论证也土崩瓦解。此悖论也称“天云悖论”。

阿基里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支起一个地球。”若一种理论的支点存在缺陷,理论本身的内容缺点暴露了出来。

2.规律与意识能矛盾

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强调: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另一方面肯定“规律”的存在。“规律”即因果律,即有因必有果。此在(Dasein)【3】既是因,又是果。现在的存在物由过去的因素决定;现在的因素,也决定着将来的存在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是线性对应的。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批评狭义机械论,另一方面又承认“规律”的实在性和正确性。于是,辩证唯物主义就不可能避免承认决定论的合理性。因此,因果律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人不再有自由意志。既然一切都被决定,那么人还有自由吗?因此,“规律”作用的承认与意识能动作用水火不容。

3.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性

首先陈列事实:物质是知性的客体,而心灵是知性的主体。

“认识着的主体和被认客体是一对彼此间相互关联的概念:不存在没有客体的主体,也不存在没有主体的客体。在这一关系内不存在某种逻辑上的孰先孰后:既不可能用客体来解释主体,也不可能用主体来解释客体。”【4】

证明:

“大前提:主体与客体是一体的、连贯的。
小前提:物质是短发的客体,而心灵是知性的主体。
结论 :物质与心灵之间的作用是一体的。
推论一:若撇开主体,一切客体物质的概念便完全消失。
推论二:概念“物质”仅仅存在于人化的概念中,并不具有实在性和普遍性。”

由推论一与推论二可知,“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仅仅只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即不存在绝对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纯粹的“物质”。概念“物质”仅仅存在于人化的世界中。

4.决定作用与支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决定”一词是否存在独断之嫌?

物质决定意识的另一种面貌是环境决定世界观与方法论。何谓环境?环境可二分为自然物与“理型”(idea)。二种环境内与环境间相互“摄受”(Prehension)。“摄”即“摄取”,“受”即“接受”,这一过程既被动又主动。【5】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摄受的统一体,一方面,环境对我进行物理摄受与概念摄受;另一方面,我亦对环境作物理摄受与概念摄受。环境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心灵与环境的吸收消化能力也是支配因素之一。

这两种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缺一不可。

第三部分 作用优势

虽然辩证唯物主义存在着微小的缺点,但是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改良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本部分将讨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优势以及大规模应用的原因。

1.普适性

唯物主义宛若色泽诱人的美食,而偏向唯心的理论令人望而生畏。

一言以蔽之,唯物论简单易懂,唯心论坚涩而难以短时间内理解。

因此,普适性自明。

2.辅助贯输立场的力量强大

上文已经道明唯物论的难度。既然唯物论通俗易懂,那么进行大规模的普及自然不是难事。在一个政权建立伊始,一个力量强大的理论便能很快受到青睐。唯物论的简单性可以使其大量普及,并且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进行立场的贯输。它能够冲破宗教与旧文化的束缚,迅速猛烈地冲击着过去的思想。

3.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需要唯物论。科学大不同于形而上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实在界的现象。因此,科学研究的局限性与肤浅性就决定了其与唯物论为伴,而衡量一个社会进步性的标准之一正是科学的发展程度。

第四部分 作用劣势

1.缺少伦理学的支撑

唯物主义在本体论与宇宙论的系统构建比较完善,但是缺少完善的伦理学的支撑。在唯物论强行取代宗教之后,未过多久宗教又“死灰复燃”,佛学与儒学的复兴我们也是有目共睹。这般现象背后的原因为何?便是唯物论具有较少的安顿人心的功效。

一个社会需要宗教,需要一个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如何超越地域、种族的差异而吸引绝大多数人?笔者认为,需要“依他”。【6】若一个人相信唯物,那么一切现象只是单纯的线性力学关系,绝对的信仰自然不能形成,普遍的价值观自然无法搭建。

2.个人价值的湮灭

唯物论不能解释“不朽”,也否认了个人精神的价值。若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精神价值不复存在,个人的追求也会变成庸俗不堪的官能享乐。一个相信唯物论的人“不知有自我、不愿有自我、不能有自我”【7】。自我仅仅只是物质的简单拼凑;亦无恒定的价值值得追求。

唯物论彻底否定了灵魂的“不朽”的存在。其结果便是社会的前进偏离目标、社会的框架越来越不契合人性。个人的追求变为对财富与名声的渴望,然而这种追求经不起推敲,分析到最后皆是空置虚名。对物质的强烈欲求,只是使人心暂时麻木,而忘记了生命之中的根本问题。

3.善恶评判标准的失衡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一此价值观诸如平等、诚信、友善得到弘扬。这一行为甚得称赞,但是只提出倡议而不提出配套的标准和执行方法,使这一行为只停留在立场的贯输,而偏离了更重要的价值:使社会充满更多的善与爱。笔者认为这并非政策的失误,而在于唯物论自身的限制。

唯物论将实在界一切的联系视作的线性力学联系,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人们不再相信德福一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显得愈加苍白无力,于是只能依靠外在的法律去规范行为。但只能停留在外在的规则戒律,却难以让人从心中真正信服。

人是否有“自由”【8】?若一人无自由,就意味着他的行为是他人决定的,那么他便不需要负责;相反若一人有自由,便意味着他能够进行自由意志与价值选择,并且为之负责。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德福不一致,这一经验与上文“人的自由”有冲突。若无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之,人的自由便成了问题。而我相信,极少有人会否定自己的自由。

第五部分 建设性意见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何弥补美中之不足?

这一部分将提出个人之薄见。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当的微调。

诚然,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需要普世的价值观。然而,笔者认为唯物论虽然在20世纪作用显着,但是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适宜普遍应用。原因有二,一是哲学只能辅助立场贯输,二是唯物论不适合今日上层建筑。

由第二部分第2小节可知,唯物论使贯输力量强大。唯物作用在于“夺人眼球”,在于“辅助”,并不能取代后者。后者为主,前者为辅,在二十世纪可能适用。但是在今天,国泰民安、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民族的凝聚力也十分强。因此,担心引入其他哲学导致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是多虑的。哲学是一门学术性极强的科目,它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安顿空虚的心灵,哲学的学习方向选择应适当放松。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其二,唯物论不适合今日上层建筑。可以肯定,中国现代化建设蓝图中的一部分来自西方。然而,西方现代化进程已表明,单纯的特制繁荣并不能使人真正幸福。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难道我们不应该借取前车之鉴,开始重视人的精神生活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开放哲学学习的自主权,我坚信,这一定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极佳功效。

辩证唯物论来自于黑格尔的辩证法,且保留了其内核,仅仅替换了本体论的一部分。这宛如将一座精巧而宏伟大厦的地基抽去,强行塞入另一种材料。于是乎,这座摩天大楼的稳定性可想而之。若拒绝承认地基的不牢固,那么维系大厦稳定的纽带将一一断裂,精心设计的结构将渐渐瓦解,最终导致大厦解体。

注:

1.唯物主义(materialism),唯心主义(idealism),此二分法由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提出,由李立三翻译成中文。笔者认为应译作“物质派”与“观念派”。这种二分法的合理性与翻译的准确性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下文所有出现“唯物主义”与“物质派”、“唯心主义”与“观念派”均可替换。

2.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4~1753)《人类知识原理》(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亚马逊kindle阅读器版本)

3.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存在与时间》(mobi版本)

4.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国画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第1版;亚马逊kindle阅读器版本)

5.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历程与实在》(商务印书馆; 第1版)第三编 第三章

6.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人生道路的阶段》(mobi版本)

7.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人生道路的阶段》(mobi版本)

8.自由分两种,第一种自由(freedom)与第二种自由(Liberty),这里指第二种自由(Liberty)。

责任编辑:任慧夫

相关新闻
徐水良 : 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实践唯物主义的批判
寻根笔记:中国山水与历史唯物主义
赤祸之灾——“唯物主义”(三)
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再认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