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田米庆收割 扶轮社来助阵 圆梦做公益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07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种稻、圆梦做公益”是岳明国小推动“学田米”食农教育课程的初心,自2000年开始至今已迈入第六年,这项教学活动并已成为学校的课程文化。7月26日上午,七个扶轮社的社友及宝眷约120人,及岳明国小师生多人,一起收割学田米庆丰收。

宜兰南区扶轮社社长陈建州表示,自2013年开始号召板桥西区扶轮社、中和圆通扶轮社、中和福美扶轮社等,来认购岳明国小的学田米,并让所有社员宝眷一起来体验学习农夫种稻的辛苦。今年除了原来的四社外,又再增加了板桥中区扶轮社、中和及美扶轮社以及台北及安扶轮社等三社。除帮助学生圆梦外,学田米会拿去义卖,再将所得,一来与中华国中浦公英社团合作做公益,一是捐给社福团体。我们的社员一年比一年多,大家觉得这个很有意义,还有传承,会持续做下去!这块田是有机的,也可宣导环境教育这一块。

岳明国小校长黄建荣指出:学田米孩子实地学习种稻,从插秧、除草、割稻到晒谷。除推广友善耕作,结合食农教育与生命教育。今年种稻2.5分地,可收一千公斤左右的稻谷。我们与扶轮社合作第三年了,今年较特别服务的范围又扩大,认购学田米,除了帮助小朋友圆梦外,作更扩大的效应,社员再义卖,能有更多的基金,可帮助更多弱势的青少年圆梦,也让社福团体有机会吃到健康有机米。学校每年都让小朋友拥有一辆脚踏车,让他们六上骑脚踏车到县内去做服务学习的公益活动,下学期则去花东三天两夜作毕业挑战,同时做社会服务。毕业后,脚踏车就送给他们做为上国中的通勤交通工具,提倡低碳的绿生活。这种滚动式良善的的循环,用更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青少年,青少年透过学习,更加认识自己。

来自台北的林志铭夫妇带着一对双胞胎姊妹,全家人都是第一次体验割稻,直说,当农夫好辛苦,以后饭会吃多一些。割稻要一直弯腰,又热,满头大汗,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能吃到米很不容易。平常都待在冷气房,趁此机会带孩子来体验,将后对食物会更珍惜、知足、更懂得惜福!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