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高中生反课纲 学者:够震撼具时代意义

人气: 10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5年09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反课纲活动因台风苏迪勒搅局戛然而止,高中生决定回归校园继续争取教育、思想自由。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蔡宏政指出,反课纲历史意义,在于高中生为他们不赞同的课本站出来跟国家对抗, 这一点就够震撼,具有时代意义。

立委参选人冯光远表示,校园中学生谈反课纲,正面影响一定大于负面。一旦在课堂中透过审议式民主不断的讨论,相信真理是站在改革派学生这边,他乐观看待校园改革产生。

“这件事大人应该觉得惭愧,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大人。”蔡宏政说,革命指的是基本规则全盘翻转,台湾社会很少出现革命,如果说反课纲产生革命,这大人必须做的事情,不应该丢给那么年轻的生命承担。

教育部颟顸 逼出学运年轻化

从去年反服贸到今年反课纲,学运主导者年纪越来越轻,蔡宏政表示,学运的确年轻化。1980(民国69)年代以来,台湾有大学生参加反对运动、社会运动,不曾有高中生参加甚至主导反对运动。而这群高中生不接受黑箱课纲,除非有人唆使,不然就是他们有自己的认知。“高中生是自主、自发性的,因为整个联络,物资调度、配备都是他们自己做”。

冯光远说,一开始是高中老师非常愤怒,他们从事教育多年,对台湾本土教育有非常清楚的方向与看法,而课纲微调摆明了政府就是要用统派概念垄断课纲。愤怒从老师延续到高中生,因为课纲跟高中生息息相关,是他们要修习的内容,他们当然关心,但教育部颟顸做法却把高中生逼出来。

不管是318或反课纲,网路都发挥了极大作用,蔡宏政认为,网路只是现代社会新的沟通方式,决定整个时代精神的转变。冯光远表示,整个学运就是因为有网路才会发展这么快。反课纲成员有创意但因为年纪太轻,难免缺乏经验,可是他们总是会成长,就算错误了也可以学习,所有改革都是这样。

课纲微调 史观与日常生活差太多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蔡宏政(图)说,现在资讯流动很快,孩子只要看到不合理,很快就可以指出哪里不合理。(中山大学)

关于反课纲运动出现,背后是否有比较深的意涵?蔡宏政指出,王晓波、张亚中等人想要微调课纲,他们认为陈水扁时代别有用心的人扭曲了课纲,他们称之为台独,所以要导正回来。问题在于他们导正的内容跟大众生活经验差很多。

蔡宏政说,就像318学运一样,一群学生站出来要求政府,通过服贸法案前应该先评估,让人民知道利害,这群人就被说成是台独,把一群原来对台独没什么概念的人冠上台独大帽子。这群孩子生长在台湾,所有中国经验全部都是台湾,跟他们说台湾首都在南京,真是不知所云。

蔡宏政认为,没办法被日常生活所认知、实践的史观,跟你我日常生活情形不一样,这么荒谬的事,教孩子如何选择?现在资讯流动很快,孩子只要看到不合理,很快就可以指出哪里不合理。一群食古不化的老人家,想藉过去专制手法强迫人民接受官方史观,反课纲其实是他们所遇到的挫折,这挫折却被他们解释成台独。◇

责任编辑:尚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