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地价再限房价 北京再出手调控房价

人气 1926

【大纪元2016年10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北京市9月30日推出限贷措施后,近日再出手限制地价和未来住房单价。另外,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对房企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债券发行审核,试行分类监管。

这两则有关房地产调控的消息同时发生在10月28日。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针对今年9月底挂牌的4宗地块发布第二次补充公告,将进行“控地价、限房价”措施。

规定内容包括,北京大兴黄村的一宗地块,未来建成的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每平方米5.58万元(人民币,下同),最高销售单价不超过每平方米5.85万元。

北京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的三宗地块,未来建成的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每平方米5.34万元,最高单价不超过每平方米5.61万元。

另外,这四宗地块都被预设了地价的最高限价,比市场预期的成交价格水平要低。商品住房销售时不得强制搭售其他服务、产品,不得捆绑精装修。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限制地价和未来的房价,是为了避免高价地和“地王”的出现。

公开资料显示,大陆土地价格攀升起源于1990年代中共地方政府大规模实行土地财政,依靠高价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巨额利益。

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市的楼面价超过每平方米3万元的地块,历史累计共有59宗,土地出让金共计为1919.38亿元。

按照成本计算,这些地块的未来住房销售价格需要在每平方米6万元左右,但目前北京房价销售均价在3.5万元左右,如果未来三年销售额达不到成本要求,拿地的房企很可能出现部分项目的资金链风险。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平均房价在过去一年来累计上涨了25%左右。9月份商品住宅单月均价为每平方米32,288元;9月末限贷后,10月上半月价格环比上涨1.2%,涨幅比9月份收窄3.7%。

9月30日,北京在大陆首先公布了限贷政策,规定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就在北京限制地价房价的同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通知,对于房地产企业和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债券发行审核,将试行分类监管。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土地。

路透社10月初曾引述地产经纪商和开发商的消息,大陆正在收紧对房地产公司发债的限制,目的是减少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

就在最近,中共证监会和发改委被要求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包括不能在境内发债,不得到H股上市融资,境外发债也将趋严。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大陆房地产调控成效 陆媒外媒不同调
大陆房地产调控未停 房企融资渠道受限
深圳楼价跌13% 北京二手房成交降7成
大陆城市缺房?分析:背后有炒作因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