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士官有机青农 徐豫华找到人生第二春

竹山国小开心农场指导老师徐豫华(后排右1)和校长、小小快乐农夫及前家长会长在成果发表会上合影。(徐豫华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5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6年1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军人世家第三代徐豫华,当了23年士官后,感觉和整个社会都脱节了,退伍后年纪还轻,小孩也才3岁多而已,生活在食安问题日渐严重的社会中,油然而生“从食物来源做起”的责任感,他从社大出发,4年前再成为竹山国小有机社团指导老师,透过亲身体验将无毒理念深植未来主人翁心中。

人生的一大转折

“学到的东西永远不够”,重新和社会接轨后,徐豫华一直在农业领域吸收知识,像海绵般求知若渴,永远都在想“还欠缺什么?”“是不是还要再进修?”

他首先到竹山社区大学有机班学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好了之后,但是病虫害、土壤等专业知识还是不足,于是再透过进修或请教农业专家、博士,想办法解决更多农业问题。

不过,直到现在,他还是有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像最近几年的极端气候,就是非常严重的考验,甚至满怀希望地种了一批菜却完全没有收成,有时也会升起“要不要继续走下去”的念头,当领悟到“农业本来就是靠天吃饭”,他就告诉自己“尽量去坚持”!

推广有机无毒理念

随着农业知识及经验日渐丰富,他被社区大学聘为有机班讲师,并接受当时的竹山农会总干事陈伯三推荐,进入农会体系成立产销班,在供销部前成立南投县第一个农夫市集,参加过全国第一、二届农夫市集博览会,向民众推广安全蔬果,把无毒的概念传达给消费者,希望大家都能吃得更健康。

4年前,他又借着农会四健会的推荐,成为竹山国小有机社团“开心农场快乐小农夫”的指导老师,在学校推展食农教育,将健康、环保的理念带进教学中。

小朋友从做中学,透过种植来了解农作物对地球的影响,并对餐桌上的食物来源更清楚了,学童也从亲身体验中知道,没有农药一样可以种出好的蔬菜,更在品尝后反应自己种的蔬菜在风味及口感上都不一样,比较有原汁原味。

责任编辑: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云林县内从事有机耕种农友,今天成立绿农推广联盟促进会,推广有机无毒的安全农产,并拓展行销通路。
  • 为了感念农民以“安全”、“无毒”、“友善环境”及“可追溯”等作为最高种植原则,建立低碳安全的食材供应环境典范,也让更多民众认识这群安全生力军,为了达到履历认证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高市农业局特别将其刻苦铭心的过程集结成书,并命名为 《打开农业生产的安全路 高雄产销履历农民奋斗史》,3日正式发表,在各农会、图书馆提供阅览。
  • (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ICF自1999年创立以来,每年举办国际智慧城市评鉴竞赛,参赛和获奖已被视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入围国际智慧城市时,即意味着这个城市已经被世界关注,值得学习;台湾省新竹县今年也入围TOP7,环保局强力推荐的亮点是竹北树院子的“厚食聚落”,局长黄士汉表示,“厚食聚落”不但完全符合了低碳家园、永续发展的指标,更是宜居智慧城市具体而微的实现。
  • 整个埔里盆地有多少个涌泉出口?涌泉口的位置在哪些地方?涌泉口是如何形成?又为何崩坏消失?这些个自然涌出泉水的故事,都是学习资讯出身、却四处寻找天然涌泉的达人陈新豪,这4年来努力追寻的目标。
  • 近年来食安问题频传,国人对“好食物”、有机蔬菜的认同感逐渐提升,除了有益健康,也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各县市政府也开始推动国中小学“营养午餐”使用有机、非基改食品,27日在竹县文化局举办“食农论坛”,邀请产官学研各界共襄盛举,一起打造一套属于新竹县的微笑校园营养午餐机制。
  • 苗栗县政府为鼓励餐厅业者使用在地新鲜食材,帮助县内小农,推出“寻找猫里农村老时味”在地食材料理认证活动,辅导30家业者中,有10家通过5大指标筛检,获颁认证。
  • 水电工刘世明转行跟着岳父种红豆,进修研发双管齐下和红豆搏感情,并致力生产履历、SGS双重品质保证,自创“红豆先生”品牌,努力参加会展,并进军国际市场,打开红豆通路。
  • 南投竹山镇顶横街的香肠店前有一摊不起眼的仙草,72岁的陈曾敏阿嬷带着微笑,没有吆喝叫卖,默默的守着小小的仙草摊,在地人却熟门熟路的来购买她有机传统的仙草冻。“她的仙草Q软,而且有浓浓的仙草味,我的孙子很喜欢吃。”上门的顾客说。其实,陈曾敏的仙草不但口味传统而且有机无毒,这是她一手从播种栽种、人工拔草、收割晒干到辛苦熬制的甘味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