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大谈民意调查 刊文《选举还要不要党的领导》

人气 4833

【大纪元2016年03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岳华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大陆财新网刊文《选举还要不要党的领导》,介绍美国总统候选人与党派之间的关系;澎湃新闻网详细介绍美国大选中民意调查。财新与澎湃新闻网,均与习阵营关系密切,近期常发表涉及民主转型话题的文章,与中共党媒意识形态基调大相径庭,释放的政治信号引外界关注。

财新刊文《选举还要不要党的领导》

3月21日,财新网发表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美国某基金经理的吴谦立的专栏文章《选举还要不要党的领导》。文章论述美国现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如特朗普、克鲁兹,以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桑德斯等人参加竞选中,都不听从各自党派的领导,甚至公开指责各自党的大佬及领导人。

文章表示,现代意义的政党,只是给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具有相同理念的公民,为了一个宏大却可能模糊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提供一个可以分享想法、加强自己主张的平台,其最佳作用就是为公民推动自己主张提供一个渠道。因此,政党应该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美国的党组织就更加如此了,党主席只是一个为各个候选人服务的后勤主管,这个位置主要是用来让青年干部过渡或者安抚二流政客。在各个政党之上,大家信奉宪法为共同遵守的原则。

美国人天生地对权力有一种抑制的本能,领导人的权力在这个律师满街走的国家里,来自于他们协调各方利益、与对手等人达成交易的能力。即便当上总统,手握全国行政大权,也不能靠杀伐决断来树立威望。相反,一个普通的议员要想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只要自身有能力加上因缘际会,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文章论述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历史,但表示,关于政党在全国政治里面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国父之一的麦迪逊(James Madison)就一直担心政党会演变成摧毁国家安定团结的“派别”势力,然而政党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且各个政党内部还存在不同的派别。政治学的文献里面有许多研究表明问题不在于党内存在太多的派别,而是在于是否存在合适地解决分歧的机制。

文章称,历史上,美国的政党内部向来都存在意识形态、地理利益各不相同的现象,但是除了以前司法改革时发生过一次民主共和党分裂从而造就了今天的两党政治外,还没有出现过因为内斗而导致政党四分五裂的情形。

财新网这篇评议美国民主选举的文章,受大陆网民关注。有网民跟帖评论称,“就你们敢发”;还有网民反讽道,“原来还有这么回事”,“到选举了,学校会让学生强制选学校决定的人,根本没民主。”

澎湃刊文谈民意调查

同一日,大陆澎湃新闻网刊文介绍美国大选中民意调查。文章称,民意调查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它在当代政治,尤其是选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最早的民意调查大概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1824年7月,哈里斯堡的《宾夕法尼亚人报》在读者中进行了第一次“无党派偏见的”大选模拟投票。自此之后,民意调查逐渐流行起来。报纸发行地区的选民均可以邮寄的方式参加。除了邮寄的方式,报社也会派记者进行长途或短途的旅行,在路上随机访问选民,统计他们的选择倾向。

宾夕法尼亚人报开创的民意调查方式被称为straw poll。straw既有稻草的意思,也常用来暗示风向,因而有人把straw poll翻译为“草根民调”。

民意调查在19世纪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美国政治文化的演变。在美国建国之初,国父一代都以绅士自居,并不热衷于公开竞选公职。华盛顿曾一度拒绝出任总统,就是担心要参加竞选,宣传自己的功绩。彼时总统的产生方式是,先由国会推举,然后让选举人投票,得票第一的当总统,得票第二的就当副总统。按照国父们的理解,政治家不应有党派分歧,按照能力与品行的高低排序,最好的当总统,次好的就当副总统。

这种构思虽然美好,但却不现实。华盛顿威望极高,连任两届总统自是无人加以非议。自他之后,再无一人能让所有人信服,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到1824年,政党竞选机制完全取代了此前的选举方法。与上层变动相对应的是下层选民人数的增加。安德鲁•杰克逊执政期间,致力于提高政治参与,大部分州都逐渐取消了对白人男性选举权的财产资格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到1856年,选民占人口比重从1824年的3.8%增长到了16.7%。1865年内战结束后,黑人也被赋予选举权,选民数量就更多了。

草根民调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然十分流行,其代表就是《文学文摘》杂志。从1916到1932年,该杂志连续五届准确地预测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信任和赞誉。可以说,《文学文摘》在当时就是草根民调的象征。

然而“公平诚实的”草根民调亦有出错的时候。1936年大选前夕,多家民意调查机构都预测罗斯福将轻松获胜,唯独《文学文摘》杂志认为阿尔弗雷德•兰登将获得531张选举人票中的370张,从而击败罗斯福当选总统。但实际的结果却是罗斯福拿下了46个州合计523张的选举人票,并获得60.8%的普选得票率,而兰登只获得8张选举人票。

选举结果公布之后,《文学文摘》声誉扫地,不仅再也没有做民意调查,而且几个月后就宣告倒闭。发人深思的是,《文学文摘》一共发放了1000万份问卷,回收了230万份,如此庞大的样本量,为何仍预测失败?问题就出在样本的选择。《文学文摘》杂志的读者当中,共和党人所占比例远比美国总人口中的共和党支持者比例要高,仅此一项系统误差就足以使得民意调查失败。其次,此次民意调查完全依赖于受调查者的自愿参与,产生了“无反应误差”。事实上,愿意寄还调查问卷的读者往往是罗斯福的反对者,而非其支持者。两项偏差导致最后的调查结果与实际的选举结果大相径庭。

就在《文学文摘》进行大规模草根民调之时,却有一名原本从事广告业的商人,乔治‧盖洛普,根据其随机样本民意调查,预测罗斯福将会获胜。不仅如此,他还预测《文学文摘》会错误预测选举结果。选举结果出来后,盖洛普声名大噪。

盖洛普的成功之处在于把抽样法应用于民意调查之中。在1930年代,使用抽样法的民意调查机构不在少数,但盖洛普是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个。他提出,表达民主的最佳方法就是抽样调查,像《文学文摘》那样的意向投票对于促进民主毫无用处。盖洛普形容,抽样民意调查就是那根给“民主脉搏”把脉的手指。在盖洛普那里,民意调查已经不再是政治新闻的一个子类,而是发展民主的科学工具,甚至就是民主本身。

该文获网民力挺,有很多网民跟帖点赞。有网民跟帖调侃称,“我以前不知道还有民调。”还有网民反讽中共政权号称的动辄95%以上认同度的调查结果,其实是强奸民意。

值得关注的是,财新传媒主编胡舒立与习阵营关系密切,财新网经常发表风向性报导,替习阵营发声。澎湃新闻网也被指是亲习阵营的新媒体。这两个媒体去年以来频频发表反独裁、民主转型、台湾民主政改以及批判中共政治体制等敏感话题的文章,释放的政治信号引外界关注。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川普获提名所需票数浮现 希拉里将面临苦战
抛弃中共民意汹涌 政协委员也不敢犯众怒
民意支持反党  任志强事件冲击两会(完整版)
超级星期二再登场  美两党5州初选投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