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田:格查蓝‧达斯的《做好人之难》(上)

人气 272

【大纪元2016年04月25日讯】当今世界之上,很多人或许都有体会,如今要想做一个好人,劝别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些真正的好事,好像都不太容易、甚至还很困难。如果阁下有这样的想法,您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2009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查蓝.达斯(Gurcharan Das)的一本有趣的书,书名就是《做好人之难》(The Difficulty of Being Good)。

达斯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On the Subtle Art of Dharma”(论法的微妙之处)。显然,他的这个“Dharma”或“法”指的还是旧宇宙的法理,因为历史和其他因素所限,达斯看来还没有接触到新宇宙真正的、根本性的大法。但书中揭示的,也是在新宇宙诞生之前、我们目前的旧宇宙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正是我们人类当今正在面对的问题。格查蓝.达斯的灵感和智慧,来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格查蓝.达斯还写了一部小说、四部戏剧和两部非小说类的著作,是一位高产的作家。

该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从人类的战争,到人类的苦难,到苦难的本质,再到美国的平权运动,甚至把博弈论里“囚徒困境”之类的零和游戏,都涵盖在里面。哥伦比亚大学的梵文和印度学专家博拉克(Sheldon Pollock)教授评价说,达斯通过对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解读,展示了我们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摩诃婆罗多》即是经典和不朽的,也是非常及时的。芝加哥大学的历史和宗教学教授唐尼格(Wendy Doniger)则认为,达斯的《做好人之难》既有学者的观点,又有个人的立意;既有学术的价值,又有个人修练的成分。

达斯2002年春天开始动念头,想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妻子还以为他有了什么中年危机!实际上,他是在学习了西方文化和历史多年之后,才突然萌生了学习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想法。他之前只是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学习过一些梵文(Sanskrit),但还从来没有用梵文阅读自己民族的著名史诗。在困惑和困难的年代,达斯回到印度民族的历史、祖先的史诗中,在其中发现了我们今天世界面临着的同样的问题,从文学的历史巨著中,找到了现实世界道德麻烦的根源。

达斯在企业界拚搏多年、在许多世界性的大企业工作之后,五十岁左右就退休了,然后与妻子定居在印度的德里。在德里,他为《印度时报》撰写每星期天的专栏,也去印度各地考察旅行。他目睹了印度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发现印度社会已经逐渐从为生存而挣扎到走向小康。但是达斯同时发现,虽然经济繁荣在印度各地都能看得见,但人心的向善、人们如何做好人、成为好人,社会如何在道德上进步,这些方面却都付诸阙如。

达斯在印度发现的现象,何尝不是今天中国的真实写照呢?印度民族有幸,有这样的知识分子站出来为道德和良知发声,中华民族的良知的声音呢?一则很少、很小、很弱,二则发出来之后很快就被暴政给静音、消音、扼杀了。有些中国人经常以嘲笑印度人为习惯,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多资格去嘲笑别人。在美国的政界、学术界、企业家和科技界,印度裔美国人应该说,普遍的比华人整体上要杰出的多、取得的成就也更大、更多。

印度的文化遗产

南亚次大陆的印度,背依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濒临浩瀚的印度洋,古印度被称之为“月亮之国”。从印度的月亮王朝开始,这个民族就给了人类许多文化的遗产;《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最著名的两部文学作品,这两部史诗,前者长达10万颂,后者有2.4万颂,是古代世界罕有的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还有一些散文句,总共有180万个单词,作为世界第三长的史诗,它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加起来的10倍。只有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和吉尔吉斯族的史诗《玛纳斯》才可与之媲美。据说,即使你持续不断的念《摩诃婆罗多》,也要两个星期才能念完。

《摩诃婆罗多》讲述的故事,壮烈、凄惨而又悲凉。《摩诃婆罗多》共有18篇,其主要的内容,是婆罗多(Bharata)家族中,两兄弟的后代居楼王(Kauravas)一支与般度王(Pandavas)一支之间,为争夺王位开展的旷日持久的战争。双方的斗争非常的艰辛曲折,最后不得不进行了一场为期18天的大决战。战争卷入了当时印度所有的国家和部落,最后结果是居楼王一支全部战死,般度王一支取得最后胜利。

按印度民间的说法,史诗的原始作者为广博仙人,抄录者是象头神,也有人认为是很多代的民间诗人逐渐积累、编撰、修订而成,其基本内容在公元前5世纪已经成型,最后的定稿是在公元4世纪。这部史诗即是历史和神话故事,也充满了哲学、宗教、法学等学科的论述,全面反映了古印度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摩诃婆罗多》的第一篇中当仁不让的说,“这里有的,哪里都会有;这里没有的,哪里都没有。”

当然,《摩诃婆罗多》不是光讲述一个故事,广博仙人在书中说,书的目的是阐明人生的四个目标:爱、财、法和解脱。许多印度人相信,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解脱,其中业和法在《摩诃婆罗多》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在中国人看来,人生的最终目标也是达到解脱,是需要我们通过正法门的修炼去解脱;而印度人的“业”和“法”对我们来说,就是得到正法正道,通过修炼消去业力,从而实现真正解脱、返本归真的目标。

《摩诃婆罗多》中包括了大量的印度神话和哲学观念,有许多神灵和哲学寓言故事。对当今社会的人们来说,印度民族的智慧对我们的意义在于,史诗贯穿着的对正义和善良的深切同情,和对奸诈、残暴等丑恶行为无情的揭露和谴责,都是达斯从古老的文明中发掘出来、对现代人充满进步意义的启迪。

(待续) ◇

责任编辑:刘菁

想提前看到新纪元更多精彩文章吗?请访问新纪元周刊网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相关新闻
印度小村仿古 取香蕉纤维纺织传统莎丽
真腊古国:天神的杰作 吴哥浮雕(上)
毁灭的古印度文明中记载史前核战
艺术家:神韵指出修炼提升之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