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公章 中城建的娘” 大陆债市离奇事件

人气 1849

【大纪元2016年05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近来大陆债市爆出离奇事件——山水水泥公司连续违约,新旧董事会为了公章的问题僵持不下;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突然宣布变更主要股东,并否认原来的股东是央企。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债市问题多,可能会对投资者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综合大陆媒体消息,山水水泥和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的事件发生后,多位业界人士表示,这些事件堪称离奇,随着这种情况的增多,可能会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最近两起债市离奇事件

山水水泥股票自2015年4月起停牌,近日又曝出“公章事件”——山水水泥董事会自去年年底被天瑞集团收购后,新旧董事会关于公司公章问题一直僵持不下。新董事会从去年底开始表示,找不到核心子公司山东山水的公章,所以无法在落实管理层变更等法律文件上盖章,无法在政府部门登记。

今年5月9日,山水水泥称由于前董事长使用已失效的公章,所以已经授权通过山东山水水泥使用一枚新公章。但是5月12日,山东山水水泥通过其香港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不持有公章,所以2017年到期票据的应付利息无法分发给票据持有人。但是不到一天,上述票据的承销商招商银行又予以否认,称利息款已划转至债券投资者。

再有,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中城建)今年4月25日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变更主要股东,同时声明原来的主要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并非央企,实际出资人是民间社团组织。

公告中称,原来的主要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有所持股份100%降至1%,新股东是惠农投资基金,持有99%股权。

中城建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点心债,该公司名头最前面的“中”字,一度令投资者认为这是一家央企。 中城建宣布变更主要股东的消息后,其100元人民币面值的点心债一度跌至79元。

5月9日,国内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将中城建的长期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原因是该公司股权结构和经营性资产发生重大变动,信息披露不及时,相关信息透明度不高。

业界人士:从当前的违约看长期效应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学家胡志鹏表示,对中国债市的这种奇葩事件应该保持警惕,比如中城建的事情提醒投资者,应该更加注意公司的实际拥有权。

野村控股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赵扬说,中国债市违约风险上升,信用风险事件增加将影响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市。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债市不稳定会置投资者于恐慌之中。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陆公募债市已有至少10家发行人发生违约,4月份以来至少149家公司共计1681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发行计划被取消或推迟。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与当前处理僵尸企业有关系。中金公司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近期的违约潮或许对投资者有长期益处,比如可以对投资者进行有效提醒、令信用债市场定价更为实际。

公开资料显示,大陆过去几十年来累计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曾发表文章《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核威胁”》表示,过去为企业提供贷款的是政府资金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企业不承担风险,最终都变成了银行坏账。

目前大陆正在进行去产能、去杠杆的经济政策,有分析表示,短期内可能会显出一些风险,但是从长期来看,去产能去杠杆、清除僵尸企业,债务不会像过去那样越积越多,也是在降低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中国人面临四大财富风险 或现雪崩式“返贫”
股价跌幅甚于煤炭股 太阳能行业亏损加剧
中国债务危机拉响“警报” 爆发仅一步之遥
中共印钞速度跌破13% 央行自称不宜过度解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