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省份未完成经济目标 东北金融风险加大

人气 769

【大纪元2016年05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杨一帆综合报导)近日媒体报导,中国大陆约6成省分一季度未完成增长目标,完成目标情况好转的省分主因也是目标下调,实际增速仍逐季下滑。另外,区域性金融风险增大,“东北的钢铁不敢碰”形象地说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完成目标情况好的省分实际增速仍逐季下滑

5月8日,凤凰财经发表央行观察专栏作家朱微亮的文章。文章称,一季度经济增长6.7%,比市场预期增速(6.6%)提高0.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经济增长落入预期目标的地区增多,但风险也逐渐开始暴露。

今年一季度,14个省分达到年度增长目标。增长较快的省分有重庆(10.7%,高于目标值0.7个百分点)、贵州(10.3%,高于目标值0.3个百分点)、海南(9.7%,高于目标值2.7个百分点);约6成省分没有实现增长目标,增长大幅低于目标的仍为资源省分,如辽宁增长-1.3%,低于目标增长7.3个百分点。

文章称,完成目标情况好转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标的下调,实际增速逐季下滑态势仍然持续。数据显示,2013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分别为7.5%、7.5%、7%和6.5-7%,其中各省的增长目标的平均值分别为10.6%、9.6%、8.2%和7.8%。

今年一季度,所有省分的经济增速均比上季度有所下行,其中下行较多的省分分别有:辽宁由3%降至-1.3%,云南由8.7%降至6.6%,新疆由8.8%降至6.9%。

金融业与经济下滑关系紧密 东北金融投入不足

文章称,今年一季度与2013年以来的均值相比,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经济增速下滑分别为0.8、1.3、1.7和3.1个百分点。相关分析表明,经济下滑与二产、三产、金融业和房地产占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39、0.62和0.70,意味着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与经济下滑关系非常紧密。

东北二三产业比重与东部类似,但从金融业占比来看,东北仅为4.7%,比西部地区还低2.4个百分点。

信贷拉动投资,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是中国发展的普遍模式。而受过剩产能等因素制约,资源投入不足是经济下滑更重要的因素。

从信贷来看,东北地区信贷增速远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末,全国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较上年末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3.6%、17.1%、16.1%和8.8%,分别较上年末下降1.1、1.6、1.3和2.6个百分点。

由于东北为工业重镇,产能过剩明显。2015年,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去产能进程,商业银行对此类敏感性行业进行信贷总额控制,总量削减,其中钢铁业、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已经持续多个月为负增长。

区域性金融风险增大

文章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深入的背景下,区域性金融风险增大。

一是经济下行暴露了前期过度信贷的风险,东部和东北部表现明显。有句顺口溜是“东南的光伏、山西的碳、东北的钢铁不敢碰”,形象说明银行的信贷风险。一方面,一些传统产能过剩产业、资源型行业、前期杠杆率较高企业信贷风险上升 ;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信贷扩张,随着近年来经济下行,这部分贷款质量明显下降。

二是东部一些新兴金融机构发展较快,风险开始显现。如P2P、众筹等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方式快速发展,融资总量已经超过了万亿元。 2015年来,这部分信用事件增多,连带了部分传统金融机构。

三是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存贷利差出现趋势性收窄,不良率攀昇使得银行体系经营风险有所加大。

海外业界人士:解体中共 中国经济才会好起来

中国大陆经济持续低迷为外界持续关注。5月6日,微信号“解局北京”(ID:zhongnanhai1921)撰文称,其从中共发改委内部获取了15项还未正式公开的经济政策。

“解局北京”表示,这份报告是中共发改委针对一季度经济形势下做出的。在3月经济稍稍企稳后,4月经济大概率再次走弱,这些政策出台时间注定不远。

这15项经济政策涵盖货币、赤字规模、就业、民企、去产能等多个领域,如将今年赤字率基本稳定在去年的实际水平;适当增加资金供给;盘活信贷资金存量;扩大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鼓励劳动密集型、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清理“僵尸企业”;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用;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货币化安置,发展租赁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

有海外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以国有企业为垄断的经济结构羁绊着经济改革及发展之路,说白了就是中共体制造成的。只要中共体制存在,中国经济就不会好转,只有解体中共,真正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社会,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好起来。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网文:十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苦日子在后头
大陆罢工潮涌现 外媒聚焦中国经济难题
社科院副院长自称中国经济潜在增长会达6.2%
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十一条建议 结论尖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