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艺术×营利 广设中小型剧场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6年06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对于新政府上台,文化方面有何建言?台艺大校长陈志诚提到,作为先进国家,“文艺机构建置(剧场)”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若无这样的建设,在每个文化团体、个人提出要求时,政府将亟于应付资源应该给谁,难以彰显智权,抑或是流于民粹。

陈志诚曾在法国策展1千多场艺术演出,他表示,我们在经济面都有盈余,3千万的业务费可有10亿元产值,净利可达1亿~2亿元。为何可以做到如此? 他举例,巴黎约有380间剧院,法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一定数量的剧院(机构),而且有“差异化”,彼此透过竞逐、对话,更加进步。

过去台湾的文化智权没有相对的机构做有效擘划、网路布署,因此经费、效益很难落实在第一线的文化现场。而这些“机构”就如同智库一样,所研拟出的文化政策需要实务的沟通、协调、决策及评估效益,所提出的文化策略是否能与实务相得益彰,国家文化政策走向才会健全。

陈志诚认为,新任文化部长郑丽君已注意到都会区现以大型剧院为主要建设考量,没有中、小型剧院,因此许多好的艺文团体无法累积经验,让其有机会到大剧院演出。

“如果大剧院就是买国外节目,那我们就永远没有大脑。”因为一场戏、一场表演,从制作前的剧本文学、演员,整个排练过程、技术面等周边效应,直到在 殿堂上演出,需要花很多专业经营来做出整体效果,“其实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容易”。这些层面都需要培养、需要专业,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资金挹注。台湾若无 专业人士,都是用买来的,这很不妥。

他建议,台湾可在各地建置各种中、小型剧场,并且每个剧院具有差异化,才能在经济面、专业面都获益。法国、欧洲这套理念值得台湾学习。◇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