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教授哈佛开“六四”课 展示血衣震惊学生

人气 4275

【大纪元2016年06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史轩之综合报导)华裔女教授何晓清(Rowena Xiaoqing He)十几年来一直从事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的研究与历史教学。2010年,她在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关于“六四”的课程,成为世界首例。她的课堂和研究受到很多海外学者与媒体的赞誉。在“六四”27周年之际,她接受了《纽约时报》专访,说开设此课程是因不了解“六四”,就无法了解今日中国,并谈到授课中,查看哈佛图书馆里收藏的“六四”血衣和坦克碾人照令学生们备受震撼。

《纽约时报》报导,何晓清2010年首次在哈佛大学本科新生中,开设了一门名为“天安门运动历史与记忆”的课程,以六四事件及其后对中国的影响为内容,此后连续5年教授这门课程。她曾连续3年获得哈佛杰出教学证书。2015年,她被佛蒙特州圣迈克尔学院(St. Michael’s College)聘用,继续开设这门课程。

在课上,何晓清领着学生们讨论学术文献,查阅“六四”当年的原始资料,并翻看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28箱“天安门档案”,还邀请“六四”亲历者在课上讲述他们当年的经历。每一年学期结束后,她与学生们会组织一场公开研讨会,以学术论文与各种艺术形式来展示自己所学,并纪念“六四”。学生们的论文和艺术表演,不但让这门课闻名于哈佛校园,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校园主要刊物,如《Harvard Magazine》、《Harvard Crimson》和《Harvard Gazette》等都曾介绍这门课。哈佛的“新生课程目录”,连续两年都以“六四”课程的照片作为封面。何晓清的课堂与研究,成为海外“六四”研究的一个中心,受到众多海外学者及媒体的支持和赞誉,同时也让她成为海外所谓“爱国”青年的攻击目标。

何晓清70年代初生于广东,2002年和200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分别获硕士与博士学位,2008至2010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政治学教授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及历史学家高德曼(Merle Goldman),后在哈佛教授“六四”课程。2014年,她出版了《天安门流亡:中国民主抗争的呼声》,目前正专注于完成有关后89中国学生民族主义的根源与发展的书稿。

在“六四”27周年之际,《纽约时报》通过电话和邮件对何晓清进行了专访。

“不了解‘六四’ 就无法了解今日中国”

何晓清在受访中谈到,一群外国记者以旁观者身份见证了当年的六四事件,至今谈起当时的经历依然十分动情。她说,那一刻让人觉得“六四情结是普世的,89精神是普世的”,“人类对自由的渴望、对真相的追求和对公义的坚持”是无国界的,而“六四镇压突破了人性的共同底线”。

何晓清表示,她在书中提到,他们那一代人是“在理想主义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当年大家走上街头,不是出于仇恨或绝望,而是因为爱,因为希望,甚至是对当局的信任。80年代的知识分子拥有忧患意识、历史责任感和对体制内改良的信心,一夜之间却遭到血淋淋的镇压。

她说,“我们与中国社会一起,带着这个从未被治愈的伤口走到今天”。正如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所说,人类同强权的抗争就是记忆同遗忘的抗争。“六四”是个分水岭,是后来中国犬儒主义、物质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主要问题的根源。她表示,不了解六四事件,就无法了解今天的中国。

中国人被中共歪理迷惑 何晓清:以事实说话

何晓清表示,由于中共当局的刻意掩盖,20多年来,89这段历史变得模糊不清。一边是幸存者、受难家属、历史学家、学者、参与者的版本;一边是掌握话语权的中共官方所打造的版本。

何晓清说,她在教学中明显感到,对“六四”的争论不仅仅是事实之争,更重要的是价值之争。前者比较直截了当,面对那么多的人证物证,事实难以掩盖。但“六四”之后,中共政权为军事镇压进行种种辩护,使很多新一代年轻人认同了中共的歪理,失去了常识,那种“为了经济发展、国家强大就可以牺牲人生命”的谬论,在大多数美国长大的孩子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却变得理所当然。

面对这些挑战,何晓清表示,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由的讨论空间外,她还强调“每个细节都有根有据”。例如,有说法称“天安门广场没有打死一个人”,因而否认“天安门大屠杀”,一名学生就翻译和分析了丁子霖《寻访六四死难者名单》中的一个章节,内容讲述一名遇难者在天安门旗杆下被杀害,让历史事实来说话。

“六四”血衣、坦克碾人照震撼哈佛学生

何晓清说,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28箱六四档案,包括当年大陆的报纸杂志,校园大字报以及不同省份游行的照片。她首次带学生去看档案时,那些箱子因20多年都无人打开过,全是灰尘,真是叫“尘封”啊。

在打开装有血衣的箱子前,她问学生们愿不愿意自己打开。他们用敬畏的眼神看了看箱子,继而以孩子般的目光看着她,全体沉默不语。从她打开箱子,打开第一个、第二个塑料袋,拿出血衣,直到她翻译边上的字条,平日一秒都不愿安静的他们,此刻却一直一言不发。这件血衣属于一位在北京木樨地倒下的北大研究生旁边重伤的同学。

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有学生小声问何晓清:“他还活着吗?”她说,不知道,不过她相信,将血衣送出国外的人当时一定是冒着“极大的危险”,希望人们有一天会珍视这些物证,让世界记住这段历史,“让中国人的血不会白流”。

图书馆六四档案中有数箱照片,其中坦克碾人的系列照片专门放在了一起。何晓清事先会提醒学生,看之前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好几次有学生看了照片感到不适。一次,一名平时很细心的学生在看照片过程中,突然撒手离开了,令何晓清有些不解。

后来,这名学生在期末论文中特地提起此事。他说,起初看到学生游行的照片都是充满希望的,之后一下看到他们被镇压的照片,一个学生的脸被打得血肉模糊,令他无法忍受。他说,当年这些学生也和他们一样年轻。何晓清认为,当孩子们亲见这些实物时,他们对“六四”的认识,不是一两句“我们要经济发展,所以要镇压”的论调就可以打发的。#

责任编辑:黄小渝

相关新闻
胡锦涛与胡启立在2011年有关六四的对话
【翻墙必看】传胡锦涛曾当面回应胡启立六四问题
“说出真相 拒绝遗忘” 旧金山中国城悼六四死难者
组图:洛杉矶烛光纪念“六四”27周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