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教孙子 至死仍要多读书

慧勉
font print 人气: 277
【字号】    
   标签: tags: ,

明朝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他自幼就博通五经,元代至正年间 (1341–1368年,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被荐举为翰林院编修。他不肯就任,隐居在龙门山中著书。到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取婺州(今浙江金华),聘他为五经师。第二年,由于别人的推荐,他到了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师。

朱元璋建立明朝 ,洪武二年(1369)召他修元史,担任总裁官。此后,他便以一个开国文臣的身份,在朝中充当文职官员,曾任侍讲学士、知制诰等。朱元璋对他极为信任,开国之初的诰命、文书等朝廷公文,几乎都出之于宋濂之手。

宋濂在读书上是下过苦功的,因此很有学问。他自幼家贫,为了读书,可说是吃尽苦中之苦。据他自述,他自幼酷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没有书可供他苦读,便常到有书的人家借书来读。每借书到手,总是手抄笔录,常不辞劳苦,按时归还给人家。遇到冬季天气寒冷,砚台结冰,手指冻得麻木,不能屈伸,照样毫不懈怠,呵冻抄录。他就靠着这种顽强的毅力,终于博览群书。

等到二十岁时,更加慕贤向学,为了寻访名师,常不辞劳苦地赶到百里以外,请教于硕学鸿儒。有时人多,挤挨不上,他便在旁耐心等待,始终谦恭如一,不敢懈怠。有时碰到硕学鸿儒,对他加以斥责,他神色更加谦恭,礼数更加周到,不敢有一语顶撞。等到老师心情好转,再上前恭敬请教,因而老师也很愿意教这个谦恭好学的学生,使他学到很多知识。等到再长大一些,便独自外出从师学习。

别的学生因家境富裕,生活十分优越。他却忍饥挨冻,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粗菜淡饭。处于那些衣服光鲜、酒饭饱足的学生中间,他既毫不在意,也毫不羡慕,只知道一心读书。正因为他有如此专一认真的学习态度,才能最终成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真可谓:有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

洪武十年(1377),宋濂因年老从朝中退休,回家闲居。到了洪武十三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胡惟庸案件,朱元璋诛杀了许多士子官员。不幸的是,宋濂的长孙宋慎,也被牵连在内,逮捕入狱。更为不幸的是,尽管宋濂此时已年老退休,仍然未能幸免,也由于宋慎而受牵连,被捕入狱。祖孙两人均被关在狱中,备受苦难。

宋慎在狱中十分懊恨地对爷爷说道:“就是因为读书万卷,才落到了今天这样被捕入狱,随时都可能被杀头的可悲下场,读书多真是害死人啊!”宋濂却不同意孙子的这种想法,他从小就艰辛读书,直读得满腹经纶,到了入狱待死的这种地步,他不仅不觉后悔,反而另有一番感慨。他语重心长地对宋慎说道:“你说得完全不对,正是因为我们读书还读得太少,尚没有完全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以至于才有今天这样的可悲下场!细细想来,真是应该更加多多地读书才对啊!”

(《明史‧宋濂传》、《清言》) @*

责任编辑:梁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过,无论如何,读书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鉴的作用,而另一方面,还有继承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读书明理的作用。
  • 月寂照初,分灯夜读书,过眼千般有,得会意似无。
  • 刘赞,五代时的后唐大臣。魏州(今河北冀县)人。刘赞由进士出身,入朝为官,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等职。刘赞为官,不徇私情,不阿权贵,以正直守法而著称。
  • 每天早上,贾玭让贾黄中直立,拿出书卷展开,比量着儿子的身体长度,要儿子每天都要将与他身长相等的书卷读完。贾玭将这叫做“等身书”。
  • 2016年6月11日周末版的《大纪元时报》C6版上登载了一则科学信息,题目是“变聪明:这一招老少都适用”。如这篇报导所介绍的,通过学外语来提高智力、克服弱智状况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笔者对此有切身体会。弱智儿童无需自卑,他们的家长和教师们应该得到鼓舞和启发而采用包括鼓励学外语在内的多种方法去帮助孩子摆脱弱智。
  • 范质教育儿子学立身,不干禄,远耻辱,勿嗜酒,勿多言,又教育儿子不要热衷于交游,不要听人奉承,不要任侠使气,不要追求奢华,包含着丰富的含意,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之谈。
  • 太宗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帝王,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取得非凡成就。太宗从小就受翰墨熏陶,虽然半生戎马倥偬,但只要有机会就会挥毫作书。他尤爱王羲之书法,谓之“尽善尽美”,曾下诏重金征求羲之遗墨,并自撰《王羲之传》。太宗书法深得王羲之神髓,笔划爽利,激越跌宕而又浑然天成。其所书《晋祠铭》不仅开行书于碑先河,而且也是难得之书法名碑。
  • 璞玉藏于矿石之中,必须经过切割才能显现;而显现出来的玉石,不经过琢磨依然无法成为精美的器具或饰品。
  • 谁都愿意生活在这个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之中。“有溃”的意思是大水决堤而出,洪水滔滔,那是谁也不愿意经历及看到的灾难。是让老百姓生活在“有洸”的环境中,还是“有溃”的灾难中,虽然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可是,老师留下的作业,却需要天子及诸侯国君用一生的持正守礼、施行仁政才能做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