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糖尿病患者福音 口服胰岛素或将成真

图为一名男子在注射胰岛素。(Fotolia)

人气: 17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6年08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韩婕编译报导)为了帮助数以百万计的糖尿病患者,美国尼加拉大学(Niagara University)的科学家研发出胰岛素丸,以期取代每天注射胰岛素的方式。一旦获准上市,这种胰岛素丸将有助于减少病患所受的皮肉之苦与不便。

研发出口服胰岛素新技术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麦考特(Mary McCourt)博士说:“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称为CholestosomeTM新技术,它是一种中性的脂质粒子,能够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

使用口服胰岛素的最大障碍是难以通过胃并完好地进入肠道。像胰岛素这样的蛋白质都敌不过胃内的强酸环境,因而降低了口服胰岛素进入肠道的机会。

有些研究机构已经想出一些方法来克服或回避此一障碍。一种方法是将胰岛素包裹在一个保护性的聚合物涂层内,以屏蔽胃酸分解蛋白质。另一种方式是研发吸入式胰岛素。尽管有些患者对此抱以期待,但其前景仍不够明朗。

皮下注射胰岛素 痛苦又麻烦

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功效无法充分发挥时,合并口服降血糖药也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标准内,为了预防合并症提前到来,这时医生会建议你开始打胰岛素。

第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为自己注射胰岛素。而第2型糖尿病患人最初可藉由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降低血糖水平,但如果病情的发展不利,有些病人仍必须注射胰岛素。

新的CholestosomeTM技术

尼加拉大学的实验室将Cholestosome申请了专利。该校研究人员以新型囊泡(vesicle)成功包裹了胰岛素。这种新型囊泡由天然的脂质分子构成,不像其他基于脂质的药物载体。

专家称,大多数脂质体需要被包装在保护性的聚合物涂层里,但是这个新方法就不需如此。计算机模型表明,一旦脂质做成球状,它们就能形成抵抗胃酸的中性粒子,当Cholestosome抵达肠道时,身体可以吸收,囊泡通过肠道(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后,细胞将包着胰岛素的脂质囊泡分解,以释放胰岛素。

研究人员针对囊泡进行了动物试验。在老鼠身上进行的试验显示,载有胰岛素的Cholestosome的生物利用度更高。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优化配方,进行更多的动物试验和发展新的合作关系,以期在将来进行人体试验。

责任编辑:陈俊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