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忧巴西爆发都市型黄热病

【大纪元2017年01月12日讯】巴西媒体报导,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丛林和农村地区传染黄热病例增加,可能是像2009年爆发的周期性疾病,但专家担心它可能重返都市。

今年元月以来,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已有23宗疑似黄热病通报病例,其中14宗造成患者死亡。

去年12月,圣保罗州内地则记录2009年以来,首宗证实由丛林型黄热病导致死亡案例。

圣保罗大学流行病专家马沙德(Eduardo Massad)指出,爆发丛林型黄热病早在预料当中,但现在担心的是疾病重返都市,因为黄热病的杀伤力或许比兹卡(zika)、登革热和屈公热(chikungunya)加起来还大,没有接受治疗患者的致死率近50%。

黄热病是巴西丛林和农村地区的流行性疾病,经由不同病媒蚊叮咬猴子传染,偶而感染未接踵黄热病疫苗的旅人。但自1942年起,巴西就没有在都市地区记录经由病媒蚊埃及斑蚊传播的病例。

巴西卫生部已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病例。

2016年,巴西有6宗病例获证实。巴西最后1次爆发丛林型黄热病是在2008至2009年间,当时有51宗病例获证实。

巴西卫生部也派遣2组工作人员和运送约28万5000剂黄热病预防针至米纳斯吉拉斯,为已记录病例地区和邻近城市的居民接种疫苗。

感染黄热病初期症状包括猝发性冷颤、发烧、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疲倦、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严重时可引起肾脏和肝脏出血衰竭,甚至致死。

丛林疾病生物学家夏梅(Marcia Chame)表示,巴西卫生当局已发现,每7年左右会爆发1次丛林环境外的黄热病,且主要感染内地居民,“这是周期性疫情,与人类入侵森林和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有关。”

夏梅指出,丛林传播期的黄热病毒主要带原者─猴子死亡数量增加,显示疫情可能在更接近人类的范围内爆发,由病媒蚊埃及斑蚊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巴西卫生部建议所有计划前往丛林或农村地区旅游人士或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接种黄热病疫苗。但专家担心的是,疫区居民和游客感染病毒后,将病毒带至大城市,尤其是现代人迁移速度快,更加容易传播病毒。(转自中央社)

相关新闻
黄热病疫情扩散 疫苗不足WHO拟减量应急
世卫组织证实 黄热病疫苗终生有效
防黄热病爆发 刚果首都居民接种疫苗
研究发现寨卡病毒能由雌蚊传给后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