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智慧照明助作息 工作生活有效率

工研院自行研发的智能平板灯,依使用者需求自动智慧转换光,藉以辅助身体健康,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过年更能好好休息。图由工研院提供 (中央社)
人气: 8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1月31日讯】温和的黄光可以让人放松,锐利的白光会让人振奋。工研院自行研发的“智能平板灯”,依使用者需求自动智慧转换“光”,藉以辅助身体健康、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

工研院表示,褪黑激素的浓度变化与人体睡眠周期有关, 视网膜的光敏感神经节细胞对于波长480nm的蓝光特别敏感,容易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让人难以入睡。

因此,若在睡眠前接触较强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浓度,使得入眠时间延迟;若是在早晨接触较强蓝光,提早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使得睡眠周期向前位移,而出现太早想睡的情形。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吴志毅表示,工研院自行开发具专利的 “人因照明多功能LED照明模组与系统”, 利用LED的光谱调控性及演色性,依使用者不同需求来调整,并开发出能让使用者生心理状态最佳化的智能平板灯,让使用者享受最佳化的照明环境。

吴志毅指出,智能平板灯具有白、蓝、红和绿等四色的光谱, 应用四色LED混光原理调出多种光源频谱,可依照人一天作息生理需求,调整照明条件。智能平板灯还具有“同色异谱技术”,可将特定波长混合白光,提供保健效果于一般照明之中。

他说,利用“同色异谱技术”,虽然用肉眼看到的是相同色温的白光,但其实里头红、蓝、绿光的比例不同,因此对视网膜的光敏感神经细胞刺激不同,如此才能达到“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的生理作息。

吴志毅举例,过年期间在智能平板灯的高色温白光下,人们在晚间不会想打瞌睡;但是设定灯具在晚间10时至12时之间,虽然还是相同色温的白光,但光谱中的蓝光比例慢慢下降,驱使人们的褪黑激素浓度逐渐上升,在12时后即可入睡。在难得的新年长假,仍能维持相对规律的作息,以利年后回到工作正轨。

他强调,智能平板灯可依使用者的需求,在同一色温条件下,独立调控光谱,让使用者更适合当时正在工作或准备休息的环境,提升工作和生活效率,目前应用范围包括LED夜间舒眠照明、医院照明、 学校教室照明、国道休息区照明及居家生活等。(转自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