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物防治盖温室 葡萄成熟不够卖

谭国丰(右)与妻子合照。 (农委会提供)

人气: 7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12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北报导)彰化二林早期是葡萄的故乡。据彰化二林农会资料显示,全盛时期葡萄种植面积高达1,484公顷,1996年起南投酒厂因民营化,市场开放,不再与农民契作,葡萄面积仅剩28公顷。在葡萄逐渐没落时,却有人选择回乡种葡萄,成为居民口中的傻子。他改变种植方法,提高品质,让他在评鉴大赛上拿下亮眼成绩,每年订单满满,抢购一空。

谭国丰种植的葡萄。
谭国丰种植的葡萄。(施芝吟/大纪元)

谭国丰从小在葡萄园长大,让他对农业有了兴趣,回到农业打拼。他时常想:“这么好的地质、水质,为什么葡萄品质这么差?是否要做些改变?”不断地创新与尝试,虽然一分地仅种150棵,但果粒大小均匀,甜度、Q度、色度及香度都有达到一定品质。

台湾属于亚热带地区,病虫害问题较大,谭国丰利用生物防治及阶段性药物治疗。在葡萄结果期,约花生米大小时就先套袋,让葡萄与农药隔离,做到无毒。通常葡萄一年两收,他投资温室生产,已经达到一年三收情况。

谭国丰长期聘请的长工(鸭子)帮他吃害虫。
谭国丰长期聘请的长工(鸭子)帮他吃害虫。(农委会提供)

申请产销履历虽然辛苦,检验费用高,但是,对于销售端有很大帮助。谭国丰提及,早期刚做时,老农都说:“生产履历认证浪费钱,有产销履历,价格也没有比较好。”但他不放弃,坚持下去,顾好葡萄品质、安全、生产透明化,就不担心没有客人。

谭太太说,刚开始葡萄很多,没有客人;现在葡萄一样多,但是客人太多,供不应求。

谭国丰的葡萄园与其他果农不同的是,他在果园内养鸡、鸭、鹅。他笑着说:“鸡、鸭、鹅是我们的长工、最好的伙伴,鹅吃草,鸡吃草,鸭吃蜗牛!”每年最让葡萄农担心的梅雨季,谭国丰一点都不怕,他说,葡萄最大的害虫蜗牛在爬到棚架危害葡萄果粒前,早已被这些鸭子吃光了。

谭国丰不仅重视生产、加工、服务,且融合在一起,把产业带到另一个层次。他将果园打造成在地观光体验区,民众可以品尝在地地果、地食、地酒,配合当地酒庄举办微醺小旅行,体验采果,除了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同时协助同乡的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