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乃粒第一卷‧稻灾

作者:宋应星 译者:李淑芬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57
【字号】    
   标签: tags: , , ,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粮食第一‧稻灾

早稻稻种在初秋收藏时,如果正午在烈日高温下晒,稻谷内含有火气,收入仓库后又急忙关闭,则谷种黏带着热气,勤劳的农家经常受此灾害。明年播种后田里有粪肥使土的温度上升,又会有东南风带来的暖热,会使稻子发烧,苗穗受到损坏,这是第一个灾害。如果稻种在晚上凉快时入仓,或在冬至后的数九寒天收藏一缸雪水、冰水,立春后就无效了,清明浸种时每石稻种洒几碗冰水,那么会立刻消除热气,播种后任从东南暖风再吹,禾苗也长得清秀异常。这种灾害的症结在稻种内部,有人却埋怨是鬼神作怪。

撒播稻种时,如果田内水深数寸,种子还没有马上沉下,突然刮起狂风,把稻种吹走并堆积在一角,这是第二个灾害。要看准待风停以后撒种,那么稻种会均匀下沉而长出秧来。稻谷生秧后就怕雀鸟成群来取食,这是第三个灾害。在田里立标杆悬挂假鹰随风飘动,可驱赶鸟雀。稻秧还没有扎好根,遇上阴雨连绵,就会损伤过半,这是第四个灾害。要是遇到天晴三日,就粒粒都会成活了。秧苗长出新叶后,土里肥料不断散发,南风吹暖,稻叶上就会生虫,虫形状像蚕茧,这是第五个灾害。这时如果来一场西风阵雨,虫会死,稻谷就有长势了。

稻苗吐穗后,夜晚被“鬼火”游烧,这是第六个灾害。这种火是从朽烂的木头中放出的。木生火,火藏于木中,木未坏时火在木中永不消失。每逢多雨之年,野外坟墓多被狐狸穿塌。其中棺板被水浸后非常腐烂,使木质朽坏。木中之火没有依附,就会离开木到处飞扬。但阴火总是避开阳光,直到日落黄昏,这种火才从缝隙中冲出,又无力上升,于是在数尺范围内飘游不定。稻的穗、叶要是遇到这种火便立刻烧焦。追逐这种火的人见别处树根放光,以为是鬼。挥棍猛力击打,便有了“鬼变枯柴”的说法。却不知历来鬼火见灯光即灭。不是由人电灯、燃薪发出的火,都属于阴火,见灯即灭。

稻苗从生叶到抽穗结实,早稻每扎需要三斗水,晚稻需要五斗水,失水即枯。将收割时如少水一升,谷粒数目虽一样,但米粒缩小,入碾、臼中加工便粉碎,这是第七个灾害。这时便要灌溉,而这方面人的技巧已得到充分的发挥。稻在成熟之时,遇狂风会将稻粒吹落;或阴雨连旬而使谷粒沾湿自烂,这是第八个灾害。然而狂风不会刮过三十里,阴雨不会超过方圆三百里。局部地方成灾,不会扩展到广泛地区。风吹落稻谷是无法防范的。如果贫困的农家,阴雨后,可以将湿的稻谷放入锅里,点火炒去糠壳,炒熟的米可以吃,这也是补救自然灾害的一个办法。

原文:

《天工开物》乃粒第一:稻灾

凡早稻种,秋初收藏,当午晒时烈日火气在内,入仓廪中关闭太急,则其谷黏带暑气。勤农之家,偏受此患。明年田有粪肥,土脉发烧,东南风助暖,则尽发 炎火,大坏苗穗,此一灾也。若种谷晚凉入廪,或科至数九天收贮雪水、冰水一瓮,交春即不验。清明湿种时,每石以数碗激洒,立解暑气,则任从东南风暖,而此苗清秀异常矣。崇在种内,反怨鬼神。

凡稻撒种时,或水浮数寸,其谷未即沉下,骤发狂风,堆积一隅,此二灾也。谨视风定而后撒,则沉匀成秧矣。凡欲种生秧之后,防雀聚食,此三灾也。立标飘扬鹰俑,则雀可驱矣。凡秧沉脚未定,阴雨边绵,则损折过半,此四灾也。邀请天晴霁三日,则粒粒皆生矣。凡苗既函之后,亩土肥泽边发,南风熏热,函内生虫,形似蚕茧。此五灾也。邀天遇西雨一阵,则虫化而谷生矣。

凡苗吐穑之后,暮夜“鬼火”游烧,此六灾也。此火乃朽木腹中放出。凡木母火子,子藏母腹,此六 灾子性千秋不灭。每逢多雨之年,孤野坟墓多被狐狸穿塌。其中棺板为水浸,朽烂之极,所谓母质坏也。火子无附,脱母飞扬。然阳火不见阳光,直待日没黄错,此火冲隙而出,其力不能上腾,飘游不定,数尺而止。凡禾穑叶遇之立刻焦炎。逐火之人见他处树根放光,以为鬼也。奋梃击之,反有鬼变枯柴之说。不知向来鬼火见灯光而化矣。凡火未经人间传灯者,总属阴火,故见灯即灭。

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将刈之时少水一升,谷数虽存,米粒缩小,入碾臼中亦多断碎。此七灾也。汲灌之智,人巧已无余矣。凡稻成熟之时,遇狂风吹粒殒落,或阴雨竟旬,谷粒沾湿自烂,此八灾也。然风灾不越三十里,阴雨灾不越三百里,偏方厄难亦不广被。风落不可为。若贫困之家,若于无霁,将湿谷升于锅内,燃薪其下,炸去糠膜,收炒糗以充饥,亦补助造化之一端矣。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谷本身不代表任何一种特定的粮食,百谷是谷物的总称。五谷是指芝麻、豆类、麦类、粟米(小米)、黄黏米,当时稻米没有包含在里面,是因为以前的圣贤多来自北方,而稻生长在南方,所以在圣贤们的著作中,稻米不包括在五谷中。
  •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春社日),称为“社种”;最晚是在清明之后。 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时叫作“秧”。
  • 稻田施肥除了人畜的排泄物之外,还可以用“枯饼”。“枯饼”指的是榨过油剩下的残渣。芝麻、萝卜子的枯饼最好,油菜子饼次之,油桐枯饼则差一些。而樟树子、乌桕树子和棉子饼则为下等。另外,草皮、树叶也可以当肥料。有些农家会磨绿豆粉,将磨出来的豆汁浇在根部上,以利生长。
  • 稻田收割后如果不再种植,就应当在当年秋天耕垦土地,使旧稻茬烂在土里。可相当粪肥一倍的肥力。 如果秋天干旱无水,或农民拖到明第二年春季才耕地,收获就会减少。如果撒枯饼或浇粪水在田里施肥,就怕连雨天的到来,雨水会把肥质冲走。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这就要靠老农的心计了。稻田收割后如果不再种植,就应当在当年秋天耕垦土地,使旧稻茬烂在土里。可相当粪肥一倍的肥力。 如果秋天干旱无水,或农民拖到明第二年春季才耕地,收获就会减少。如果撒枯饼或浇粪水在田里施肥,就怕连雨天的到来,雨水会把肥质冲走。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这就要靠老农的心计了。
  • 隐世2000年,在特殊的时代被重新发现,神秘的羊皮古卷,记载的是神的预言?为什么教廷却不敢承认它的存在?
  • 至今无解的神奇传承,目不识丁却能唱颂数百万文字的英雄史诗。西藏说唱艺人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力相助?
  • 蔓延中的疫情方兴未艾,人类在力寻出路之余,其实,还得回归原点,重新审思自古以来瘟疫的真实面貌,才能找到正解良方。
  • 江浙一带有一个人叫郑夷甫。他少年有为,令人羡慕。嘉祐年间,在高邮做官。后来遇到了一个有功能的人,可以推算人死的时间,没有不准的。郑夷甫叫他一算,原来自己只能活35岁。他一下子就开始感伤起来。有人劝他学一学《老子》或是《庄子》来给自己宽宽心。后来听说有一个和尚,坐在那里和别人谈笑中而圆寂。郑夷甫听了感叹说:“我不能长命百岁,那也要象这个和尚一样,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到了那个日子前十天,他四处走亲访友道别。到了那一天,他沐浴更衣,来到屋外的一个亭子里,亲自叫人打扫烧香。就在挥手指画之中,突然就死了。
  • 中国的学术界对于梦溪笔谈评价极高。或是“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或是“我国古代科学的杰作,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然而,对照学者的评论与梦溪笔谈原文,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们一律对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神秘现象避而不谈。其中原委,这里先不论。我们将整理出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一些神秘现象,和一些现代科学置之不理的科学方法。
  • 《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的工艺过程。活字印刷的出现比西方约早400年。以下是书中所述的活字印刷工艺过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