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当玻璃遇上木头 郑木连好雅兴

郑木连与其作品。(郑木连提供)

人气: 78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9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宝云台湾新竹报导)走进新竹市西滨路上的“印象工作室”,仿佛进入了宝山,放眼望去琳琅满目的艺品,让人目不暇给。许多由玻璃制作的大小植物、动物,自由自在的在木头及玻璃上爬着、玩着,嬉戏着,居家装饰艺品也翻转传统,美感融合,丰富展现多媒材创意,果真令人“印象”深刻。望着这些创意作品,你会发现,当玻璃与木头遇上郑木连老师时,突然变得雅兴又有趣。

郑木连是上天宠爱的幸运儿,他说从小到大只有一个字形容-“玩”。乍听之下以为出身在豪门,其实不是,父亲是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初中毕业后考上复兴美工,后因为经济关系而无法就学。接下来就是进入职场,因为个性好玩,转换多种行业,正因为有这样丰富的工作经历,为日后的创作注入许多元素。

与艺术结缘是在美术社当制框学徒时接触到许多名师名画,或许血液中本就流着艺术因子,因此开始习油画、国画、摄影、制陶。就这样在艺术领域中随心所欲的嘻游着。40岁那年出了严重的车祸,在坐了三个月的轮椅,伫了七个月的拐杖后,郑木连人生思绪彻底改观。重新审视过往,于是决心投入玻璃与多媒材创作,不再嬉游,结果一做就做到现在!

创作品各异其趣。(郑木连提供)
创作品各异其趣。(郑木连提供)

投入玻璃与多媒材创作

会投入玻璃与多媒材创作,郑木连说当时新竹玻璃产业相当兴盛,而从事玻璃买卖行业,因生意关系认识许多玻璃业者。新竹制作玻璃的师傅都非常优秀,各个拥有专长,无论热塑、吹制、铸造技艺超然,只要他设计出的图形,他们都能烧出达到要求,让作品得到更加的完美。

郑木连年轻时工作场域曾在新竹头前溪旁,因地利之便常常跑到河边捡木头。利用木头创作出的成品,受到相当好评。朋友们都知道他在玩木头,于是在山上、在海边只要看到有废弃的好木,都会带回来给他。因缘际会,木头与玻璃遂有了完美的结合。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艺品创作 灵感来自发呆

艺术家的作品,有的实际、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来自梦想。郑木连说他的灵感来自发呆。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任由思想成空零,也就是放空。或许就是这样,当脑袋苏醒时,一幕幕的景象跃然而入,创作概念源源不绝。

民国60多年,朱铭曾在新竹香山国小展出木刻作品,郑木连犹记那时候只有他与另一位朋友在欣赏。就在当时朱铭给他一句话-“要好作品,就必须修行”,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当时他不懂得什么是修行,随着岁月成长逐渐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路,若与人、与生活万物都能融合,自然而然事事就圆融了。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创作素材 源自儿时回忆

2014郑木连于玻工馆展出游硅野趣─玻璃创意展时在出版作品刊物序上写着:儿时记忆里,捉泥鳅、吃枝仔冰、打纸旁、踢铁罐的快乐童年,如今已成云烟,至耳顺之年更加思念丰富的儿时,因此借助艺术创作展现童趣。所以在郑木连的许多作品中,常常可看到栩栩如生的蝴蝶、小鸟、蜻蜓、花、青蛙、蚂蚁、鱼等画面呈现。

郑木连创作的木材,除了友人赠与,大多来自家具行的边料。本着“关怀人类、爱护地球”之信念,郑木连有一个原则:不拿钜子钜树。他说地球只有一个,人要懂得去爱护。大多数人对事物总是有太多的追求,虽物质丰富,精神却空虚。郑木连日子过的简单。唯独对创作热诚拥抱,乐此不疲。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郑木连的作品。(郑木连提供)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郑木连的艺作得细细欣赏,因为每件作品都是唯一,
当一件创作品出来,他会搁置十天半月的,过后再审视,若不满意就拆掉重来,一直到满意为止。他说自己若不满意,如何感动他人?郑木连认为创作的乐趣在于各种尝试,多看多学,条件具足就能随心所欲,做出一种升华的成就感。他期望每件艺术品让人人都能轻松成为收藏家。

因为创作品独树一格,郑木连在2012年金玻奖创作比赛获得单一媒材第一名。因为遇见伯乐-当时的文化局长林荣洲,于是有了在2014年玻工馆展出的第一次玻璃创意个展,当时展出52件作品,深获赞赏与好评,给了他更多的信心。

艺术家的创作能量除了自己的热诚其中还包括来自爱好者及支持者。郑木连的创作多元异趣,许多成果被企业家、收藏家、粉丝收藏着。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创作动力。郑木连计划未来将展出多场个展,106年底将举办个展,郑木连说这次个展将展出百幅作品,因此每天努力创作,希望能再造一次的辉煌!这也是他对自己最大的期盼。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