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人:历史并未忘记

人气 229

【大纪元2018年11月03日讯】大陆刊物《文史博览》2015年第12期上,有署名作者撰文,谈起民国时期誉满文坛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与后来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兼中共元帅的陈毅,在1926年的一段“笔墨交锋”的往事。起因原是陈毅撰文“记念列宁”,文章无非表达对列宁的吹捧与赞颂,时值列宁去世整两年。陈毅将文稿寄《晨报.副刊》,而《晨报.副刊》的编辑正是徐志摩。徐志摩是毕生求真的自由主义诗人,对列宁这样靠暴力与阴谋夺取政权的恶棍自然无所谓崇拜与敬意,但还是将文章刊发出来,同时在一篇题为“谈革命”的回应文章中,徐志摩直言指出列宁“是一个造警句编口号的圣手”,并称作者陈毅是“盲从一种根据不完全靠得住的学理,在幻想中假设一个革命的背景”。

此事发生在1926年,不会引起太大风波,假如发生在30年后,结果就大不同了。中共夺取政权之前,陈毅也无法将一顶“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强行套在徐志摩的头上,至多也就是再度撰文“答徐志摩先生”,发表在《京报.副刊》上。陈毅的文章批评徐志摩“睁眼不顾事实”,“否认由经验而得来的革命教训”云云,文章指出:

翻开一部人类的历史,所有的革命运动,谁不是仗着贫苦的工农为主力军?列宁知道这个,运用他独特的天才,根据马克思主义,创为工人与农人联合的革命,以决然断然的态度去求实现——果然奴隶们翻了身。

5年后的1931年,诗人不幸因飞机失事而罹难,享年仅31岁,留给后人的是《再别康桥》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于陈、徐之间的“笔墨交锋”,究竟孰是孰非也无人留意。18年后中共抢得政权,继而陈毅荣膺元帅,兼享外交部长之高位。当年“笔墨交锋”,即便被人提起,真理也毫无悬念地在陈毅一边。不过也许正因为“孰是孰非”已“毫无悬念”,所以事实上也没人会对此事再感兴趣。

不过历史并未忘记!奴隶们也并未真正翻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缔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世界上存活时间70年不到,便于1991年轰然倒塌。就在这70年不到的时间内,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20世记极权主义的典范。诚如俄共负责人久加诺夫所言,这个政党依仗全面的意识形态垄断、权力垄断和利益垄断,实行残酷的暴力统治。列宁在逝世前不久,就曾借助武装力量强行向农民征粮,并用窒息性毒气屠杀大批反对强迫征粮的农民。从列宁执政起直至斯大林死亡,奉行大清洗疯狂迫害党内外正直的人们,其中死于各地古拉格集中营的人数就达2749163人;1932年制造的大饥荒,饿死人口为2800万人。整个苏联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在党的高级官员手中,这批既得利益阶层享尽各种特权,他们拥有设施豪华的私人宫殿和“狩猎小屋”,配有室内游泳池的私家花园,私人会所放荡的夜生活,奢侈品囤积居奇与挥霍成风,他们卖官鬻爵、普遍腐败,而底层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却长期处于供给短缺的状态。苏共灭亡的半年前,鲍里斯.叶利钦在民主俄罗斯集会上的演讲中指出:

我们的国家很不幸。有人决定要在我们身上进行这种马克思主义试验——命运恰好把我们逼入了这一方向。……最终,我们证明这一观念并无生存的希望。它只是把我们推离世界文明国家已经走上的道路。今天,40%的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一种无时不在的屈辱,它无时不在地提醒我们:在这个国家你就是一个奴隶。

历史并未忘记!不仅没有忘记,而且重新给出毫不含糊的答案:列宁从未领导奴隶们翻身,只不过培养了一批新的奴隶主而已。在东欧各国与俄罗斯,曾经大量修建的列宁雕像先后被愤怒的群众推倒。随着苏联解体以及近年中俄关系的修好,俄罗斯有人提出将尚未被推倒的列宁雕像让中国人买走,手中不好意思放下马列大红旗的炎黄子孙们,还显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由此看来,“睁眼不顾事实”者恰恰不是当年徐志摩,不过那些至今还“盲从一种根据完全靠不住的学理”的人,似乎已不多了。因为口头上高举马列大红旗的人们,早作为共党各级官员,捞足财富并准备转移国外定居。剩下那些在大学课堂上讲授《马列主义原理》或《政治思想教育》课的教师,唯有继续抓住马列大红旗,继续“根据完全靠不住的学理”,在讲台旁装得煞有介事、振振有辞的样子,以准备充当一个邪恶政权的殉葬者。

责任编辑:任慧夫

相关新闻
毛泽东的大饥荒  纪录片揭密人吃人惨状
中共大跃进造成大饥荒人吃人 台湾播纪录片
乌克兰悼念大饥荒受难者 揭斯大林种族灭绝
云鹤天:十六字令‧大饥荒故事(二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