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中共给养老机构划等居心何在

人气 1590

【大纪元2018年12月26日讯】近日,陆媒发消息称,“全国15.5万家养老院拟分级管理,等级划分标准将公布”。这份由中央某机构起草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打算“将养老院划分为五个等级”。在相关研讨会上,民政部有官员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养老机构迈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也有专家指出,“分等级是希望把所有的养老机构都归入到不同类别当中”。

然而,与专家提出的要“把所有的养老机构都兜进来”,就得“把分级指标降低到最底线”,并采取“强制性”措施形成反差的,是上述标准的起草者们所给出的“仅推荐,非强制”的说法。有关人员甚至强调,“各个省份的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标准还是由各个省(市、区)的民政部门确定”,“地方民政部门是否采取此标准主要还是看民政部门的想法”。

可见,在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机构这事上,中央倒是统一了标准,但地方执行的随意性却仍未改变。究其原因,某养老院院长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规模小的、落后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可能面临难以达标的难题”。然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这些落后地区的养老院大多是公办的,“从资金获得、审批、信任等方面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条件”,又怎会难以达标呢?

要知道,中国最早的养老院,又称“敬老院”,本就是为了供养农村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者,即“五保户”而建立的。这样的养老院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办机构,几乎没有什么营利性。有文章指出,“过去养老服务是纯福利性的,是政府提供的”。

既然如此,公办养老院的“床位等硬件设施”又怎会“未达到最低标准”呢?对这类未达标的公办福利机构,如果不采取强制措施来进行整改,那不就是对政府的渎职失职、甚至中饱私囊有意纵容吗?实际上,中共官方在兴建养老院的事务上,不仅是“难以达标”的问题,更是将自己本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早就推的一干二净了。

自2013年,中共国务院下发了35号、40号文件之后,“中国的养老产业正式启动”,政府“把一个庞大的养老群体推向了社会,由社会力量来承担养老服务”。就这样,中国的养老院开始由“非营利”向“产业化”发展。那些走向“产业化”的民办养老院只要有利益驱动,为了吸引客户群,实现盈利,必定会以服务和质量为先、为重。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它们想方设法也会把自己打造成像星级酒店一般。

但问题是,官方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由此足见,真正有财力进入这类高、大、上养老机构颐养天年的中国老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此外,早有资料显示,中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市场前景其实并不乐观。因为在中国人所选择的养老方式中,90%是居家养老,仅7%靠的是社区服务,而真正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却只有3%。如果按照陆媒所说的“上千亩地、上千张床来做养老的项目随处可见”,那么如今,中国养老院所呈现出的“48%的高空置率”也就不在意料之外了。

实际上,对于“养老”这件大事,中国人已越来越考虑不了“观念”问题了;迫在眉睫的,仍旧是“养老金不足”这个长期存在的大难题。“能盈利的养老院不足9%”不正说明了中国老人绝大多数都是囊中羞涩吗?相比不愿住,住不起或许才是中国人对民办养老院望而生畏的关键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量的老人不但对民办养老院望而生畏,对公办的养老机构也同样心生恐惧。由于中共治下“无官不贪”,扶贫、养老早已沦为腐败“重灾区”;因此,公办养老院不仅硬件跟不上,对待老人更是连猫、狗都不如。且不说,将老人冻死、饿死、虐待的养老机构比比皆是,就连发生过致使多名老人被烧死的重大火灾事故的养老院,也并不罕见。

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如此泾渭分明,又何须政府来考虑划等、分类问题?更重要的是,无论公办,还是民办,所凸显的都是中共不想对民众养老负责的流氓心态。若非如此,政府又何须等到今年1月才出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在时隔近一年后,政府不向民众通报公办养老院是否已达到了基本的标准与规范,而是急着给民办养老院分类、划等,这不明摆着要转移视线,打算将自己在民生、养老领域的腐败与失责继续掩盖下去吗?#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中国养老困局 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住不起
中国养老金20年贬值近千亿  一些省份收不抵支
中国养老金今年或开始参与炒股
中国养老金亏空 黑龙江负债232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