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冲突 美国科技巨擘转向台湾

人气 6992

【大纪元2018年04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汉、周慧心采访报导)谷歌、微软和IBM这3家美国高科技公司,相继宣布在台湾扩大投资,并大举招聘当地人才。台湾立委谷辣斯·尤达卡表示台湾之所以获得青睐归功于人才、政策以及基础设施等优势。而台湾企业家高为邦则认为,台湾的优势是法治、诚信等。

谷歌3月宣布将在台湾招聘300人,培训5,000位机器人工智慧(AI)领域的学生;微软1月宣布,已选中台湾做为人工智慧事业发展基地,3月又宣布,在台湾投资3,400万美元成立研发中心,未来2年将聘雇100人,5年内将增至200人;台湾IBM 总经理高璐华在3月宣布,将扩展台湾的研发中心,预期今年内增聘100人,IBM同时正在台湾成立云端研究实验室。

“对于美国科技业巨擘到台湾征才,我们并不意外。”台湾民进党立法会委员谷辣斯·尤达卡(阿美语:Kolas Yotaka)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高科技产业来说,相对于中国大陆,台湾更安全且便利。

知识产权受保护

高为邦对大纪元记者说:“国际大环境改变了,川普上台以后,特别警觉中共掠夺国外的知识产权,用非法的手段进行贸易。我想企业主也看到台湾的优势,看到中美之间将来可能有一些冲突。所以选择台湾是必然的结果。”

他表示台湾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所以智慧财产权是受到尊重与保护的,“中共政府其实是鼓励偷窃国外高科技的。它为了迅速掌握国外的技术,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在进行一种掠夺的方式。”

谷辣斯说:“知识产权就是一种‘财产’,如果大家不尊重他人的‘财产权’,跟土匪在大街上随意抢劫有何不同? 在台湾,大法官甚至解释‘财产权’是个人至高无上的权利,展现个人的自由与尊严,‘财产权’受宪法保护。”

她表示,为了能从美国的“301条款”观察名单上被除名,台湾过去多年一直进行法制、制定性的改善。

创新、守法的人才

谷辣斯认为优秀的人才也是美国科技公司相中台湾的原因之一。她说:“台湾多年来养成多元人才,举例而言,面对人口老化与国家转型,去年我们也在立法院通过‘外国专业人才延揽及雇用法’,就是希望鼓励各领域(包括科技、数位、动漫)的国际专业人才进入台湾。”

高为邦认为,台湾大学的教育方式与美国类似,“所以学校里有些基础,然后很容易就可以进入企业。”他说:“台湾有很好的软体、硬体的人才,所以在台湾不会有人才很难寻找的问题,另外,台湾人比较守法,而一些大陆人恨不得一天就发财,不择手段。”

便利的基础设施与环境

谷辣斯表示,高科技业不仅需要数量,更重视质量,“由于中国基础建设不佳、职场管理未组织化等弱势,高科技业担心‘机会成本’过高,宁愿投奔台湾。”她说:“再加上台湾主要城市的基础建设如电力、水力、交通、大众运输、城市规划、平均生活品质高,都早已迈入已开发国家等级,但整体的消费又相较欧美等国低,因此吸引各国来进行软、硬体的投资。”

另外她表示,台湾的人情味、干净的街道、相对便宜的饮食、大众运输工具的国际化与现代化,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

中美贸易战对台湾的影响

至于美中贸易战,“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所观察对台湾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的大。”谷辣斯表示,“原本我们最担心的电子业与零组件业,也不如想像中的惨烈,因为美方公布的清单似乎未将台湾最有名的积体电路、笔记型电脑、手机等产品纳入报复对象。”

但她也表示不会天真地以为美中贸易战对台湾毫无影响,“但台湾的生存之道原本就是要争取维持台湾-中国-美国的战略三角地位,希望三方的政治、经济力量都可彼此制衡。”

她表示台湾也希望可以逐渐减少过去10年国民党执政时对大陆过度的依赖,因此提出南向政策,希望锁定东盟各国发展经济与贸易。

另外,谷辣斯认为北京不应忽略川普政府反中共霸凌的决心,“中共到今天为止还天真地对外宣称贸易大战初步告捷,尤其针对黄豆进口的争端高调向美国叫阵。”

高为邦认为针对美国的惩罚措施,中共最后会妥协,“其实没有对抗的本钱,因为出口和国内建设——创造GDP的两个‘引擎’统统熄火了,所以中国的经济当然是往下坡走。”

他认为,中共不只是被边缘化,很可能会崩溃。他说:“对中国人民来讲这是一件好事,我认为在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怎么会让这迫害人权的政权再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中美贸易冲突 专家:最终对中国人是好事
瑞声:公司暂未受中美贸易战影响
横河:中美贸易战真要开打?
何清涟:中美贸易战:中国将有多少羊毛被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