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垃圾场填埋走私肉 盗挖销售成产业链

人气 1413

【大纪元2018年05月11日讯】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一处垃圾填埋场内,埋着大量被查获的走私冻肉。两年来,当地村民将冻肉一箱箱地挖了出来重新销售,已形成挖掘、收购、运输、销售的产业链。

据陆媒5月10日报导,在距离金平县城10公里的三家村,有一个垃圾填埋场,占地约三个篮球场大小,随处可见腐烂的鸡脚、鸡翅、牛肉等。

这些腐烂的鸡脚、鸡翅、牛肉,散发着腐臭味,是村民从垃圾填埋场四五米的深坑里刨出来的。一个垃圾堆的深坑里,散落的纸盒均已损坏,外包装上的标识显示,货品为鸡翅和牛肉冻品。

知情者透露,每次当地打私部门对查处的冻品填埋处理后,周边村民就会进行挖掘,参与人数少则近百人,多则四五百人,已经持续了两年左右。

一段视频显示,上百村民聚集在垃圾填埋场里,把已经填埋进垃圾场的走私冻肉一箱箱地挖了出来。填埋场附近的公路两旁,停放着村民等候的摩托车,冻品一挖出来就马上运走。路面上到处散落着包装破损后掉出的鸡脚。

知情人透露,当地打私部门每隔一两周,将查获的冻品拉到这个填埋场销毁。两年来这里已经形成了村民挖掘、专人收购、专人运输、专人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

此外,在这个臭气熏天的荒郊野外,还衍生出一块收高额停车费的牌子,“停车收费50元”。

据调查,今年4月29日,相关部门在三家村垃圾场填埋销毁了10车左右冻品,市值上百万元人民币。第二天,现场出现了几辆警车和“打击走私肉,打击盗挖盗掘”的标语。5月2日,警察撤离,走私冻肉已被填埋第四天,上百名村民随即涌进了填埋场,挖开覆盖的泥土。村民们戴着帽子、口罩、身穿罩衣,下到了三四米深的坑里,他们分工明确,挖出的冻肉被一袋一袋传递到坑外。

近百村民轮换进入填埋坑,路边不时有车供应盒饭。整个挖掘过程持续了三十多个小时,昼夜不停,直至填埋的走私冻肉被全部运走。知情人士称,当地的小混混会在半路收点保护费。

填埋了四天的冻肉有的已经开始变质发臭,上面长满了蛆虫。品相稍好一点的肉品重新装进袋子里,随即被三轮摩托车运走,有收货人引导到货车停放点集中装运。

据报,三家村垃圾填埋场盗挖销售走私冻肉的事,在当地几乎人人皆知。但对于这些肉如何被运出,运到了哪里,什么人在操纵等问题皆讳莫如深。

视频和消息曝光后,引发社会震惊。网民纷纷表示“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网易四川省乐山手机网友说:“一个被物欲熏心的群体,良知已是稀罕物……”

网友“紫妖姚”说:“这种情况村干部不可能不知道的,却没有进行制止及上报,而且是一个村,这么多人……可怕!”

浙江省台州市网友“东出阳关道”说:“简直是既不可思议又令人发指!罪恶已持续两年多,当地主管部门都是聋子、瞎子吗?如果说村民的行为是犯罪,那么当地主管部门就是罪大恶极!我直接怀疑主管部门中的某些人与此有利益勾连,否则无法解释这一切。”#

(微博截图)

责任编辑:李新安

相关新闻
肉解冻后再冻没关系 挥别五个食品安全误区
张德江湖北考察食品安全被指“演戏”
买农产先扫描 农粮署把关食品安全
2000余吨垃圾倾倒长江 数十公里水域被污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