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隋朝循吏】仁心化刁民 循吏第一人梁彦光

作者:洪熙

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平定叛乱,一统中原,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割据局面。

隋文帝勤政,常常废寝忘食,又因爱民之故,仁风遍及朝野。上行下效,地方官员施政之余,也力行仁爱与宽恕之道,福惠百姓,《隋书》中就记述了不少奉公守法、循理而行的官吏。本篇介绍的是《隋书.循吏传》开篇第一人──梁彦光。

至孝感通 石英自现

幼年时期,梁彦光即拥有出众的天赋、出色的品行。他的父亲梁显常对人们说:“这孩子很有风骨,日后一定会兴旺梁家。”图为宋 苏汉臣《蕉荫击球图》。(公有领域)

梁彦光,字修芝。幼年时期,梁彦光即拥有出众的天赋与出色的品行,令家人深感自豪。他的父亲梁显常对人们说:“这孩子很有风骨,日后一定会兴旺梁家。”

梁彦光七岁时,父亲罹患重病,医生说只有吃五石散(中医方剂,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散剂。)才会痊愈。梁家人到处去寻找紫石英,却遍寻不着。小彦光担心父亲的病情,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小彦光在花园里忽然发现一样东西,也不晓得那叫什么,只是觉得奇怪,就拿回家里。家人认出那就是紫石英。亲友都感到惊讶不已,认为梁彦光至孝之心能感通神明,才能出现这样的奇事。

梁彦光博学多才,广泛涉猎经史,行事遵循法度,那怕是很小的事,他也都遵照礼义行事。十七岁时,梁彦光就步入仕途,担任秘书郎。北周建立以后,梁彦光升为舍人上士。

治政有方 帝王嘉奖

图为南宋 马远 《高士观瀑图页》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母亲去世后,梁彦光离职守丧,因为太过哀伤,致使容貌憔悴。图为南宋 马远 《高士观瀑图页》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母亲去世后,梁彦光离职守丧,因为太过哀伤,致使容貌憔悴。皇帝见他居丧太过憔悴,曾多次宽慰他,之后有数次提拔他,赏赐他封邑,封他为阳城县公。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梁彦光担任岐州刺史,政绩很出色。隋文帝到岐州巡察,很欣赏他的才干,于是下诏说:“赏赐善者,是为了教导百姓为善。彦光操守朴实正直,见识和才干也很出色。治理岐州对百姓恩威并施,清廉谨慎的美誉天下闻名。”隋文帝允诺,三年后升迁他的官职,又担心他过于清廉,生活会因此贫乏,于是赏赐他五百斛粟米、三百段布帛和一把御用伞盖。

隋文帝希望梁彦光增修自身的美德,也冀望在梁彦光的带动下,天下官吏都能仰慕品德高尚的人,效仿操守廉洁的人。不久,文帝又赏赐他五万钱。

刁民横行 兴学化顽民

岐州民风向来质朴,梁彦光担任岐州刺史时,不特意施加刑罚,就能将全州教化得很好;但他转任相州刺史后,就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北齐亡国后,国中大夫、仕绅都迁移到函谷关以内。相州一地民风习俗纷杂,百姓缺乏教化,大多性情阴邪险恶。地方无赖横行,不守法纪。经常有刁民造谣生事,所以打着各种名号到官府告状的人很多。

为此,梁彦光改变施政方式,神准地揭露隐蔽的恶人恶行,恶人无处可藏,只好偷偷逃走,令全相州人民惊异不已。

为了革除弊端,梁彦光用自己的俸禄请来儒学大师,在每个乡设立一所学校,并定下规矩,不是圣贤的书籍不得教授。每季的最后一个月,梁彦光亲自到场测试学子。凡是勤奋优秀的学子,梁彦光让他们登堂就宴;那些喜欢争论,又懒于做事的学生,只能坐在庭院里吃着粗劣的饭食。

待学业全部完毕后,梁彦光为应举的学子举行“宾贡”仪式,在郊外设宴为他们饯行,并赠送财物给德才兼备的学子。渐渐地人们都能克制私欲,力求上进,以光耀门楣。相州风俗大为改观。

不孝之子 终成有德之士

图为北宋“韩伯瑜泣杖砖”。(公有领域)
图为北宋“韩伯瑜泣杖砖”。(公有领域)

另外,还有一件关于梁彦光的美谈。

滏阳有一人名叫焦通,酗酒成性,也不克尽孝道。堂弟将焦通告到官府后,梁彦光并没有治他的罪,而是带他到州里的学校,命他到孔子庙参观。

庙中有一幅画,画的是汉朝“韩伯瑜泣杖”的故事。韩伯瑜的母亲用手杖打他,他因感受不到疼痛,才警觉母亲已年迈了,没有力气了,心里哀伤不已,于是,对着母亲大哭。

焦通看到这幅画,大受感动,幡然醒悟,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既伤心又惭愧,简直无地自容。梁彦光教诲他一番,就把他放回去了。

后来焦通洗心革面,砥砺品行,终于成为有德之士。梁彦光以仁德教化百姓,都采取类似的做法。官吏和百姓因此而深受感动,内心满怀喜悦之情,渐渐地告官争讼的事减少了。

梁彦光胸怀正道,待人以至诚,相州昔日刁蛮的民风,在他的治理下,全然大化。@*#

事据:《隋书.循吏传》卷73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