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职场文化日益多元化 如何减少文化冲突?

职场共识最重要的是了解彼此之间的期待。(Fotolia)
人气: 46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9年07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编译报导)全球经济形势下,现代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是人才文化多元化。现有研究理论认为,职场人才多元化,企业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活力,从而使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进一步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环球邮报》报导,职场人才多元化,是否意味着招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然后将大家聚在同一个屋檐下办公就行了?卡尔顿大学Sprott商学院国际商务副教授纳登(Luciara Nardon)女士的答案是“非也”。纳登表示,真正利用人才多元化是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得达成充分共识,才能打下牢固的职场共事基础。

了解彼此的期待

职场共识最重要的是了解彼此之间的期待。(Fotolia)

纳登认为,职场共识,是指知识、认识和观点(如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等)方面的共识,但不一定是这些方面的共享或认同。要达成共识需要时间,需为当前目标达成共识制定有效沟通工具。

这其中,可能包括意见求证(如就午餐会谈内容和时间求证员工意见),或提供详细说明(如详细规定上午11点半在楼下餐厅吃午饭),或制定明确的询问与辩护规章制度等。其中最关键一点是,要了解彼此之间的期待。

纳登说,对同事或商业伙伴了解越深,彼此之间共识就越具体,对方的文化背景就不那么重要。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按文化背景成见来看待对方,如墨西哥人就是不太守时,而是按具体个体来判断一个人,如,卡罗斯开会很准时,安娜开会爱迟到等。

纳登认为,企业不想努力达成共识,虽省时快捷,却无法充分利用人才文化多元化的优势,使得多数意见被强制执行,人才因而难以充分发挥潜能。

善用网络工具

纳登的新书《Working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A Guide to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中提到,如今全球旅行变得日益方便快捷,加上谷歌文档Google Docs 和谷歌环聊 Google Hangouts等网络协作工具日益普及,不同地区的人都能实时联系,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方式和频率,都有新的变化,许多员工亲身或通过网络与其它文化背景的同事或伙伴打交道,已成常态。

然而,许多文化沟通方面的教材或企业培训材料,都已过时。如今的情况是,即使被外派到海外工作,如外派日本,碰到的同事不一定是日本人,说不定是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或阿根廷人。

也就是说,任何情况下都可能碰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企业领导人应了解,企业不制定充分的应对战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歧义或偏见,会因文化差异导致误解和冲突,如谈判过于激烈等,还会因此导致工作延误。

全新的沟通技巧

纳登认为,企业领导层、经理层和普通员工,都需掌握全新有效的沟通技巧。这种沟通技巧,更多的是加强自身学习和了解,清醒认识自身文化背景对自我思想、观点和行为造成的影响。有了这种清醒的自我认识和了解,就能学习和掌握有效沟通技巧,以更建设性的方式传达自身观点和意见,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她说:“高度多元化的职场环境中,个体表现取决于与其它背景人士之间的互动,培养这种与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互动能力,对自身工作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滕冬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