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巨头寒冻阵痛变脸 PC产业何去何从?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10日讯】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以及个人电脑市场日趋饱和,使得整个PC行业在2001年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根据IDC的统计表明,在2001年第二季度,全球PC销量下降1.9%,这是15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就算是在红火的中国大陆市场上,2001年第一季度相对2000年第四季度,PC销量也是下滑了6.6%,看来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寒冬已悄然来临……

 IBM:想要剥离PC业务?
2002年1月8日美国IBM公司宣布以为期3年价值50亿美元的合约,将自己台式个人电脑业务委托外包给专业电子代理加工厂商美国Sanmina-SCI公司生产,其中还包括接收980名原IBM公司的员工。IBM与之签订的这份合同今年就可为它节省3000万到4000万美元的生产费用,2003年可节省1亿到1.2亿美元,足以保证IBM的PC业务实现收支平衡。有业内人士分析IBM的这一举措是它正在准备将PC业务分离出去的一个象征,不过IBM公司个人计算机事业部总经理对此猜测表示否认。

尽管IBM是PC业的奠基者,但它的PC业务的发展却一直不顺,利润微薄的台式电脑业务总在拖累着IBM,并且严重亏损,就算在1999年火热的市场中,台式电脑业务使IBM亏损了近10亿美元,而去年1-9月PC部门的税前亏损达1.36亿美元。其实在最近的几年里IBM正在逐步退出竞争残酷的个人电脑领域,而将其发展方向定位在利润更高的服务和软件业。目前其个人电脑业务在公司全部经营收入所占比重仅有13%,而2000年IBM全球服务部营业额已达333亿美元,占IBM全年营业额的38%。目前,在与对手的竞争中,由于服务业务强劲,并因此促进了软、硬件产品的销售,使得IBM处于一个较最近几年更有利的位置。在全球的信息产业步入低谷的时候,IBM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能够稳步上升,这都是服务业务的功劳。IBM表示,尽管对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在下滑,但其业界领先的服务业务的需求却能够弥补这种下滑带来的负面效应。

IBM的大举转向服务业务是在郭士纳总裁强力推行下,经过数年时间才完成的,其中舍去了许多业务,包括当年IBM的全球网及网络硬件设备等,从今天来看当年的业务整合,应该说IBM是非常成功的,是基于对未来战略的需求进行有效的业务调整。因为随着公司对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明确,必然要对现有的业务进行调整。本来IBM原本计划要在2001年时让PC事业部重新回到获利之路,然而其结果却因为PC市场去年所面对的不景气状况而不如人意。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目前正是IBM剥离PC业务的好时机,摆脱掉这块“鸡肋,IBM的财务状况可能来未来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惠普康柏:合并用意不在PC?

在2001年北京时间9月4日,美国惠普公司通过换股,以250亿美元的天价并购康柏,此次交易也被称为IT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然而进入11月份以后,惠普CEO卡莉菲奥莉娜似乎遇到了合并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各方面反对合并的声浪渐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合并后新惠普将无敌于PC产业,但此一产业目前已经几乎不再成长、也无大利可图,此外合并的时机也不适合,因为双方的核心市场都已经不断萎缩,整体经济也不断滑落。对此新惠普CEO菲奥莉娜反驳认为批评者目光太过短浅,她认为双方合并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个人电脑业务,而是为了推动新惠普向国际性大企业销售服务器、存储设备、软件和专业服务的业务,也只有这样才会使新惠普具备与IBM抗衡的力量。由此看来惠普并购康柏其重点更在于增强新公司在服务器、IT咨询与外包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新惠普预计在合并完成后或彻底停止个人电脑业务的经营,或将其剥离出去,或进行整顿。毕竟,网络时代PC机等硬件产品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而以IBM为楷模的服务提供商模式成为大势所趋,惠普与康柏的合并是在全球IT产业的低潮下进行资源整合的求生之道,不得不为。惠普并购康柏得更大意义在于,IT产业将由硬件制造商升级到以客户应用为核心的软件和方案的供应商,单以PC为核心的纯硬件制造商将逐渐淡出IT产业。

戴尔:坐稳PC头把交椅?

在PC市场首次出现滑坡的2001年,只有戴尔这一家一边在大砍价格,一边从竞争对手手中攫取大量的市场份额。在收入整体下滑的2001年,戴尔全球的PC销量为400万台,同时也占领了美国市场的第一位,盈利仍超过17亿美元,而且其份额还在不停地增长,这是绝无仅有的一家。戴尔利用自己低成本的直销商务模式在PC市场中大捞一把。

戴尔认为自己的三大优势,即“品牌 + 价格 + 独特的直销模式”,打的仍是以直销模式为核心的战略,通过电话和网络订购的直销模式是戴尔称雄全球电脑市场的制胜法宝,也是戴尔品牌的核心支撑,因为饶过了中间商这个环节,使戴尔在价格上有了很大的伸缩空间,可以让利给消费者一部分,来实现戴尔的价格优势。但戴尔仍不满足,其创办人Michael 戴尔认为,公司业务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他将公司发展目标订为占据全球PC市场40%的占有率,以应付惠普康柏合并后给公司带来的挑战,因为以现在的占有率一旦惠普康柏合并后,戴尔就不得不让出全球PC市场的龙头宝座了。

PC产业何去何从?

降价无疑对PC市场形成了最实质性的冲击。通过降价市场份额是抢占到了,对手也受被狙击了,但PC厂家的PC业务总利润率则完全遭到洗白。包括自己,利润也趋于扁平。今天PC价格战的结果,仅仅是很简单地增加销量,也很彻底地铲平利润。象这样发展,会给PC工业写下深远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有分析家说,戴尔的所作所为是把PC工业中每一人的利润给拧干了。PC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做PC的利润也会越来越薄,这样生存也就越来越困难。

由于产业链的分工,很难说哪个企业能够单独掌握核心技术。几年前,PC还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但现在,PC已经变成标准化生产,惟一需要厂商设计的就是一个商标。有些大一点、好一点的企业,也就是设计个机箱,设计个前面板。以往以高增长著称的PC业,已从高科技产业沦为简单的制造业,进入门槛的降低使产业的利润越摊越薄,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的稀释。而随着PC整体技术含量越来越低,更多的中小厂商进入PC领域后,他们更具有打价格战优势,他们将抢占更多的份额。

PC的发展正面临一个非常的时期,各厂商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际上大的企业已经纷纷开始转型,IBM更是宣称后PC时代的到来,新的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计算和存储的转移,PC作为个人计算时代里计算与存储的主要载体功能已经被逐渐弱化。IBM、康柏、惠普、DELL的产品都在向网络时代转变,开始做网络产品、做服务器。用专家的话来说,PC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将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接入设备”,传统的PC市场正在经历一次以PC外观和功能演变为先导的变革,PC企业必须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方能保持不败。不可否认Internet动摇了以往PC在IT业的中心地位,IT的发展已经从PC时代进入到了Internet时代,为满足Internet应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他们对PC原有市场形成了最实质性的冲击。(摘千龙新闻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你得电脑失写症了吗?
北美的女电脑程序员
网上聊天软件漏洞已获更正
FBI招募900特工 电脑高手倍受欢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