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院长﹕年轻医生北上展所长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4日讯】一千二百名医管局合约医生,担忧合约满后“无工做”。但医管局董事局成员梁智鸿坦言,“时代改变,铁饭碗制度不再适用,合约医生完成专科训练后,有部分人要离开公立医院出外行医。”港大医学院院长林兆鑫教授认为,本地医疗市场前景不明朗,年轻医生可考虑往内地一展所长。

据明报4月24日报导﹐梁智鸿说,经济环境转变,医管局没有新医院和新服务开设,而医生流失率只得百分二。若当局再沿用铁饭碗制度,则每年只能聘请百分之二的新医生受训。但推行合约制可确保人手有一定的流通量,让每年三百名医科毕业生,至少有三至六年的专科训练。

梁坦言,合约医生应面对现实,就算医管局将培训年期,由六年延长至至七、八年,最终部分合约医生也要离开医管局,出外行医。在一国两制的环境下,合约医生不妨另谋出路,考虑到内地执业。

林兆鑫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已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假如公营医疗无法聘请所有约满医生,私营医疗市场前景亦不明朗,年轻医生不妨将眼光放远,考虑以中国发展为目标,在内地一展所长。

他说,中国人口众多,但医生人手并不足够,有空间让本港年轻医生发展。年轻医生到内地大城市执业,就像其他专业如律师、会计师到中国争取发展机会一样。

林教授认为,内地大城市如上海等,生活水平与本港已很接近,年轻人适应能力很强,很快便可适应在地域、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本地年轻医生北上执业,就像外国医科生毕业后,到全国各地医院求职相似。

医生求职虽有困难,但林否认港大、中大两间医学院,每年培训三百名医科毕业生过多。他说本港每一千人才有一名医生照顾,较欧美先进国家为少,故反对削减医科生名额。

但林兆鑫指出,过去医学院只着重培训临床医生,忽略培训基础科研人才,令医生训练只限于医疗服务方面。未来,港大医学院将加重发展生物医学研究、基因研究、药物基因研究,结合医学与科研,令本地医疗人材不再只限于临床医疗训练,可得到多方面的培训,与国际医学科研一起发展。(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谁最容易得肝癌 (4/23/2002)    
  • 新移民立志成无国界医生 (4/23/2002)    
  • 警惕头痛的危险信号 (4/22/2002)    
  • 英国《新科学家》:克隆人妈妈易患子宫癌 (4/20/2002)    
  • 另类的基因疗法--修炼 (4/17/2002)    
  • 萧亚轩上吐下泻 盲肠险被割掉 (4/17/2002)    
  • “不稳定心绞痛”是心梗和猝死的前驱信号 (4/15/2002)    
  • 大陆白领阶级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险群 (4/14/2002)    
  • 一位新移民得救的故事(二) (4/14/2002)    
  • 休斯顿Riverside 健康中心暂时关闭 (4/14/2002)    
  • 长期泡网吧寿命可能缩短10年 (4/13/2002)    
  • 继续施加影响 布什呼吁全面禁止克隆人 (4/12/2002)    
  • 人体信号告诉你身体缺什么 (4/12/2002)    
  • 南非“死亡医生”获得赦免 (4/12/2002)    
  • 克隆猴子失败使科学家质疑克隆人可能性 (4/12/2002)    
  • 滚油杀夫 陪审团“受惊”解散 (4/11/2002)    
  • 古天乐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衰退而懮心 (4/11/2002)    
  • 美国一妇女顺利产下六胞胎三男三女 (4/8/2002)    
  • 邬维庸任三亿社区基金主席 (4/7/2002)
  • 相关新闻
    邬维庸任三亿社区基金主席
    美国一妇女顺利产下六胞胎三男三女
    古天乐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衰退而懮心
    滚油杀夫 陪审团“受惊”解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