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强烈不满政府扫荡网吧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0日讯】美国之音6月19日报道﹐北京一家无照营业的网吧星期天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亡之后﹐中国警方在北京和全国各地开始清查﹑封闭网吧。与此同时﹐各地的网民对中国政府限制性的举措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讽刺和嘲讽﹐并责问中国政府为什么害怕信息自由交流。

*蓝极速网吧火灾政府找到借口*

上个星期天﹐北京无照营业的网吧蓝极速发生火灾﹐造成24人死亡。北京当局采取迅速行动﹐下令北京多达两千四百个网吧停止营业﹐以便进行所谓的清理整顿。与此同时﹐中国警方也对全国各地的网吧采取了类似的限制营业的措施。据报导﹐在进行整顿之后﹐北京市大约只有200家网吧能够重新开张营业。

*网吧问题反映政府失职*

对中国政府推出的这些大规模限制措施﹐网民普遍表示强烈反对。一位网民愤怒地责问到﹐“在中国﹐老百姓的信息渠道如此之少﹐政府为什么还要限制网吧的普及﹖”

在中国执政党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主办的网站强国论坛上﹐也有大批网民从各种角度对政府和执政党封闭﹑限制网吧的措施进行冷嘲热讽﹐严词痛斥。一位笔名“三原猪手”的网民写道﹐“(北京)400家网吧﹐只有200家有合法执照﹐这不是政府失职﹐还能说明什么﹖”

“三原猪手”在《人民日报》主办的网站强国论坛上发表贴子﹐责备政府失职于让无照营业的网吧泛滥成灾。与此同时﹐另一位网民则从相反的方向责备中国政府失职。笔名“还有笔名可以用么﹖”的网民写道﹕“这么大个北京城﹐为什么只批“准”200家网吧“营业”﹖这怎么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失职﹗﹗”

在这里﹐不妨给那些不大上网﹐或者还没有上网的听众提供一点小注解。中国的所有网站﹐按照政府规定﹐都要设有专人看守﹐遇到有人贴出所谓的违禁言论﹐就立即删除。而所谓的违禁言论﹐是中国政府和执政党内部掌握的一系列范围广泛﹑不断变化的话题或专门词。从探讨13年前发生的六四事件真相﹐到北京政府对台湾政策是否失之僵硬等等话题﹐都可以是违禁言论﹐贴出来就会被立即删除。

*笔名用尽强国论坛以强腕著称*

人力物力资源雄厚的《人民日报》主办的网站强国论坛﹐以删贴及时和删贴范围广泛﹑细致而著称。强国论坛网站的斑竹﹐对那些所谓的屡教不改的问题网民﹐不但删他们的帖子﹐而且还封杀他们的笔名。于是﹐这些表现欲望强烈的网民便不得不频繁改换笔名才能发表帖子。刚才那位以“还有笔名可以用么﹖”为笔名在强国论坛上发表批评政府言论的网民﹐看来就是用尽了他所喜欢的笔名。

*互联网﹕北京爱恨交加*

过去十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使中国政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中国政府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新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鼓励发展。中国官方的新闻媒介近来不断发布消息说﹐中国的互联网上网人数如何如何飞速发展﹐现在已经赶上了发达国家日本﹐中国网民总人数仅次于美国。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又对随互联网而来的信息自由交流怀有明显的疑虑。中国当局一度试图建立一道所谓的防火墙﹐把中国的互联网跟外部世界隔绝开来﹐对互联网对外出口严加控制。在发现技术上看来做不到这一点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新的策略﹐购置先进的软件和硬件﹐对呈爆炸性增长的电子邮件和网站进行过滤和监控。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在当今中国﹐企业家开设网吧要经过重重的关卡﹐这也是中国政府试图限制信息流通的表现之一。中国成千上万的网民和企业家对政府的这些限制措施早就心怀不满。中国政府在北京蓝极速网吧失火之后﹐对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网吧施行的新限制﹐使这种不满充份显示出来。

在《人民日报》强国论坛上﹐一位笔名“天津包子”的网民发表帖子﹐自问自答道﹕“‘开设’一个网吧需要多少程序﹖需要进多少庙﹖烧多少香﹖”“是不是当局有意抬高网吧申请门槛﹐然后趁机贪赃枉法大收黑钱﹖”

一位笔名“一点正经都没有”的网民写道﹐“北京网吧审批很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位笔名“三度关山”的网民回应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规范网吧不能因噎废食*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星期三刊登记者白克尔从北京发出的报导说﹐在最新的限制网吧措施出台之前﹐中国当局已经表现出“日益急迫的努力﹐试图把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紧紧控制起来。”

在网民们对中国政府的新限制措施冷嘲热讽严词痛斥之际﹐据中国半官方的【中新社】报导﹐中国互联网协会呼吁政府规范网吧市场﹐不能因噎而废食。【中新社】报导说﹐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黄澄清表示﹐规范网吧市场的重点﹐一方面是要做好打击非法网吧﹐另一方面是要简化网吧审批手续。黄澄清指出﹐网吧业主在申请营业执照的时候手续比较烦琐﹐是造成非法网吧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未成年拟禁深夜流连网吧
网吧里“泡”出桩桩荒唐事
网吧职员通宵打机暴毙
港沪长者网上游戏对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