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中国足球:究竟该怎样支持我们的球队?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7日讯】世界杯快要结束了,我们早已成为一群局外人,第一次杀入世界杯的狂热也在渐渐地消退,已经到了思考的时候了。中国队从出线到出局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中国足球还要进步,那又究竟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政府:给一个稳定的环境

  缺乏一个稳定的环境,这是中国足球的痼疾。你看“黑哨”,一开始暴风骤雨,最后藏着掖着,以世界杯为幌子抛出了破坏足球发展大环境的借口,为了平息众怒甚至用龚建平来祭刀,从此不了了之。

  再看辽宁队迁京前后省政府的百般阻挠,还有米卢在排兵布阵时候一些领导的说三道四。看来看去,中国足球都是一个政府行为,上至足协,下至地方政府,对足球的干涉实在多了。而现在的政府“人治”的因素又太多了,中国足球就被某些人的感情所左右,中国足球发展所需要的内部环境就随着这些人的喜好摇摆不定,始终无法稳定。我这不是说要把中国足球全面市场化,这不符合我们的国情,而且足球职业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适当的政府干预。但是政府在干预足球的时候能不能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感情用事,给中国足球一个稳定一点的环境呢?

  媒体:我们干了些什么?

  在这次国足的世界杯历程中,有一些媒体所做的事并不光彩。当米卢带领着中国足球屡战屡败时,他们便热讽冷嘲,谩骂不已;当中国幸运地绕开了许多亚洲强队,历史性地杀入世界杯的时候,他们又大张旗鼓,歌功颂德;当中国队被人疯狂蹂躏、惨败收场的时候,他们更一拥而上,“墙倒众人推”;更有甚者,“语不惊人死不休”,假球、打架等假新闻随手拈来。这些失去了理智的媒体不但无益于监督、引导中国足球的发展,反而成了一种阻碍。其实大家都希望中国足球健康地发展,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何不理智一点呢?

  球迷:因为爱,更要冷静

  我们不要偶像崇拜。张玉宁、李玮峰长得是帅一点,可是我们又不是用脸来踢球的。如果小贝没有那一脚精准的任意球和传球,恐怕连进国家队都有问题,又怎么能天天出现在荧幕上给人崇拜呢?再说,要是能让中国队也尝尝大力神杯的滋味,他们即使长得比卡恩还丑,又有何妨呢?

  我们不要盲目乐观。中国杀入世界杯是有很多运气的成分,而并不是我们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不要因为这样就不顾实际地傻笑,天天做着中国队一胜一平一负进十六强的白日梦。

  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世界杯三场比赛,我们虽然一球不进,成了一个逢人送三分的主,但也不能就此破罐子破摔,从此心灰意冷。既然有差距,就要付出比别人多一些的努力去把差距缩小;干着眼盯着差距不放,心里老是郁闷,而不去改变,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只会让你越来越郁闷。

  我们更不要因妒成恨。看着韩国杀入四强,有些人就眼红不已,就忿忿不平,大呼“天理何在,公正何存”。虽然他们的胜利之中确实掺入了裁判的因素,但是他们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不拔、决不放弃的劲头也确实要让我们汗颜。不要因为他们进了四强,我们却连小组都出线不了,灰溜溜地回家,就用话语来阉割他们的精神,用诋毁来自慰我们的自尊。如果嫉妒,就更要把这种嫉妒化成缩短差距的动力,就更要“师韩长技以制韩”。仅仅愤恨,把一股气发泄到嘴上是没用的,这只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因为爱他,所以更要冷静。此时“态度决定一切”的口号涌上心头,的确,为了中国足球,我们必须摆正我们的态度。
(06月26日 新快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陆足队首战失利 北京一片哀戚
法轮功在中国队首次亮相世界杯时请愿
中国队败北 北京球迷抱旗痛哭
中国队虽败球迷热情不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