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半数面临生存危机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6日讯】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8月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幵帷幕。来自世界各国的生物科学家共同讨论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人与猿猴同属“灵长目”,但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加,非人灵长类动物却在急剧地减少。

  中国青年报8月6日报道,目前,世界现存灵长类动物共计240余种,已经有114种处于濒危状态,其中64种极度濒危。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使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本届国际灵长类大会的主题定为:关注灵长类,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善待它们!

  科学家介绍,猿猴等灵长类动物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灵长类动物的特点是手能够抓取物体、脑部较大智商较高、眼睛能够觉察到一定的深度。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在生理上十分接近,其遗传物质的75%─98.5%与人类具有同源性。

  由于非人灵长类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和行为特征,它们成为解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理想动物模型。在探讨困扰人类的艾滋病、肿瘤、麻疹、疟疾和肝炎等疾病时,非人灵长类是首选或者惟一的试验动物。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要求以非人灵长类作为试验动物的课题日益增加。

  但是,如果不对濒临灭绝的灵长类动物加以保护,人类将失去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据国际保护动物协会最新调查,灵长类动物虽存在于92个国家,却有2/3生活在巴西、马达加斯加、印尼和刚果等4个国家中。人们为商业利益而侵占灵长类动物的栖息地是使灵长类动物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

  作为本届国际灵长类大会的东道国,我国已经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灵长类动物资源。据专家介绍,我国共有22种灵长类动物,占世界总资源的近1/10。其中白头叶猴、台湾猴、藏酋猴和3种金丝猴为我国所特有。目前,国家林业局已经将我国所有灵长类动物列为重点保护动物,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建立了很多保护区。

  在西方国家,灵长类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有80年历史,研究水平已经达到较高层次。国际灵长类大会作为世界灵长类研究和保护工作的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首次在中国召幵。(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首只转基因猴降生 人类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国际组织担心基因工程发展可虑
人与猩猩的“差别”有多大?
法国专家在疯牛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