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为何集体自杀﹖

人气 16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9月19日讯】今年7月底﹐66只领航鲸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鳕雪角集体自杀﹐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最近﹐新西兰海洋生物学会一名叫莫里斯的专家提出了一个“惊人之说”﹕他认为这些领航鲸集体自杀的真正原因乃是“被爱情所伤”。

鲸鱼上岸自杀义无反顾

7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鳕雪角﹐远方深蓝色的海平面上﹐一群鲸鱼像一层层带着浅黑的波浪正慢慢地往岸边游过来。开始是一只﹐然后是两只﹑三只。

人们很高兴﹐还以为这些“海底世界里勤劳的公民”也要来这个海滩与人类共享盛夏的逍遥。游客们当然不知道﹐这些以往生龙活虎的领航鲸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它们看起来很温和﹐庞大的身躯将平静的海面掀起了阵阵波浪。

游客们尽情地逗它们玩﹐可它们似乎对“闯入”这个地方感到很抱歉﹐对人类的欢迎显出了异常的莫名的冷漠。有几个善舞的女子尽情地跳舞﹐试图唤起这些“天生的舞蹈家们”的激情。可领航鲸们不为所动。它们越来越多﹐越来越往沙滩最浅的地方靠﹐甚至已经有几只领航鲸奋力一跃﹐“躺到”了热辣的沙滩上。这些奇异的表现让人感到了不安﹐一丝丝莫名的恐慌慢慢笼罩在平静的海滩上。

有人摸抚着一只最前面的巨型领航鲸﹐轻轻地﹑充满感情地呼唤它﹕“我的朋友﹐你怎么啦﹐你还好吗﹖”然而﹐这只领航鲸慢慢地合上眼睛﹐似乎不愿听见人类对它的亲切呼唤。其它的领航鲸也不声不响﹐像停泊的船只﹐静静地锚在了浅滩上。偶尔﹐一两只巨鲸互相看看﹐似乎在沉默地诉说着什么。

毒辣的太阳烧烤着大地﹐沙滩上﹐人们已经感觉到太阳的威力越来越凶猛。连游客们都明觉得受不了太阳的虐待。可领航鲸居然义无反顾地静静地躺在沙滩上或浅水边﹐丝毫也没有想游走的意思。

人们终于感觉不对劲了﹕这么多的鲸鱼都来干什么﹖“啊﹐这么多的领航鲸是来集体自杀的﹗”不知是谁率先惊叫了一声﹐犹如一股电流﹐把看呆了的人们刺醒了。

“快快抢救﹗”这个共同的声音将海滩上每一个游客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所有的人都迅速加入到营救群体中来。

当时海滩上只在一百来人﹐但数十只领航鲸将海滩几乎铺满了。而且没有专业的救护人员﹐人们根本“搬不动”这些庞然大物。

有人立即打通了报警电话。

很快﹐专家来了。海洋学专家请求人们将送回大海的领航鲸做个标记﹐看它们以后是否再上岸。有人接过一支专用笔﹐在一只领航鲸的头部画下了一朵美丽的罂粟花。那只领航鲸十分听话地等待。画完后﹐人们用力推着它﹐为它能重新投入到广阔的大海里搏击生命而泪流满面……

全民大营救感人肺腑

海岸救卫队出动了直升机﹐从各种角度观察和试图营救领航鲸﹐但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竟也显得束手无策。

老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营救着这些“人类的朋友”。

有人在给领航鲸按摩﹐擦洗身体———用手﹑用布﹑用撕碎的太阳伞﹑用情侣们的手帕﹔有人合力将一只只领航鲸推入海中。源源不断的人闻讯赶来。到最后﹐海滩上竟聚集了二千多名志愿者﹐他们认真地﹑不计报酬地站在烈日中﹐为一份份生命献上自己的最高敬意。

这一天﹐在两千多志愿者的全力抢救下﹐46只领航鲸终于重归大海。然而﹐仍然有9只领航鲸于当天下午静静地死去。

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一头濒于死亡的鲸鱼嚎咷痛哭。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守在一头已经死亡的鲸鱼面前﹐为它驱赶着苍蝇﹐并默默地为它祈祷。

夕阳从海平面慢慢地融下去了﹐海风吹起来了﹐劳累一天的人们这才感到了丝丝凉意。人们冒着愈来愈冷的海风﹐静静地守护着远去的领航鲸﹐希望它们一路走好。

然而﹐第二天———也就是7月30日﹐这些归去的﹑做好标记的领航鲸们又在前一天搁浅之处以东25海里的地方再次搁浅。

让救援人员难以置信的是﹐不仅先前回归大海的领航鲸全部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十余只新的领航鲸。

它们执着地﹑义无反顾地行使自己“自杀的权利”。

30日的气温比29日还要高﹐这些不知是什么原因对生命绝望的领航鲸们在高温下曝晒在沙滩上搁浅﹐且搁浅地点离海岸有一段距离﹐令救援工作更加困难。

数千名心急如焚的志愿者只能望海兴叹。救援人员最后不得不放弃营救的努力。

惟一的办法只有让它们安乐死﹐以减轻它们死前的痛苦挣扎。

据《纽约时报》报导﹐这是自1986年以来后的又一次更为最悲惨的事件———那一年有60头领航鲸在鳕雪角外海搁浅以“集体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这一次数目更多﹐总共达66只之多﹐自杀的方式也更为悲壮。

经过专业人员对这些要求自杀的领航鲸进行安乐死后﹐望着海滩上到处漂浮的领航鲸尸首﹐不少人流下了泪水。有人放起了低沉的哀乐﹐有人念起了祷词﹐有人双手合十﹐默默地表达内心的哀思。

环绕大半个地球为了爱情﹖

连续两度在美国麻萨诸塞州鳕雪角搁浅的领航鲸﹐令自然生态保护学者们束手无策﹐他们无法解释﹐何以如此多的鲸鱼会以集体自杀的方式结束它们的生命。

最普通的解释是﹕搁浅海滩自杀的鲸鱼有可能是患病或是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可是﹐如果是患病﹐那么患的是什么病﹖如果是精神受创﹐那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属下的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生物学家卢森堡表示﹐鲸鱼喜好成群的本性可能是导致这次集体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强调﹕“领航鲸有追随自己的领导者的生活习性﹐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但是﹐科学家至今对领航鲸何以游到如此浅的海滩迷惑不解﹐特别是为什么要选择在鳕雪角这个地方呢﹖而且赶都赶不走﹐这地方是不是有什么特别吸引它们的东西﹖如果有﹐那是什么东西﹔如果没有﹐那为什么要一而再地选择这里作为它们的“墓地”﹖

显然﹐科学家一时无法揭开这些谜底。

他们对领航鲸的认识似乎也仅止于了解这种鲸具有“跟随自己领袖”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习惯。这种“宗教般的集体自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类自身的困境。美国麻萨诸塞州当地政府官员担心﹐今后可能陆续还会有类似的悲剧发生。

“领航鲸集体自杀”的新闻经BBC﹑《纽约时报》等媒体披露后﹐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最近﹐新西兰海洋生物学会一名叫莫里斯的专家提出了一个“惊人之说”﹕他认为这些领航鲸集体自杀的真正原因乃是“被爱情所伤”。

莫里斯博士说﹐这些领航鲸曾于今年三四月间多次出现在新西兰和澳洲等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激烈的“爱情追逐”。因为雄性鲸鱼“精力过于旺盛”﹐雌性鲸鱼每天都被“追逐交配”﹐可能有其中最弱的一只鲸鱼因“劳累过度”而死亡。

这个“特殊王国”里的领袖———一只巨大无比的雌鲸———愤怒了。

它率领这些“敢死队”从南向北﹐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经过了大半个地球的悲壮行程﹐终于到了祖先(指1986年自杀的那一代)曾经自杀过的地方﹐以祖先的殉情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人类虽然不能与它们对话﹐却能感受到那种悲壮的氛围。

“人们在自杀的庞然大物面前无能为力。”莫里斯神色庄重地强调说﹐“没有血迹﹐它们就那么平静地死去。人们只能站在海水边哭泣。”

莫里斯的观点推断性大于实证性﹐因此﹐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但澳洲的一名科学家证实﹐这些领航鲸今年三四月间的确在南太平洋海域多次呈“追逐性”出现﹐似乎对莫里斯的观点作了某些印证——这些集体自杀的领航鲸真的绕了大半个地球﹐这么艰辛远行的目的竟是自杀。这无疑使本来疑窦重重的谜团又增添了几分神秘。

尤其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是﹐它们何以在较深的海里也能自杀﹖它们是怎样自杀的﹖这种自杀是否像人类的“自闭式”或“闭脉式”了结生命一样﹖

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每年那些脆弱的鲸鱼或感情受到打击的鲸鱼究竟死了多少﹖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杀需要具有坚强的自我意识﹐领航鲸的智能竟能接近人类吗﹖

总之﹐这是一个谜﹐一个残酷的谜———而最有可能掌握谜底的则是创造生命的上帝。

(青年参考 2002年9月18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约五十只鲸鱼搁浅 日本人设法营救
“全好莱坞最恶毒的女人”
上百大鲸鱼现身江苏灌河口 成千上万人围观奇景
英国拒绝挪威在其水域内进行鲸鱼数目调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