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创22周低位 大型单位急跌越3%

【楼市动向】市民对施政报告已没期望

人气 91

【大纪元2020年10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勤智香港报导)反映二手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75.83,按周下跌1.25%。分区指数个别发展,港岛区及新界东分别回升1.89%及0.3%,九龙及新界西则分别下跌1.49%及2.82%。其余领先指数全线回软,大型单位、中小型单位及大型屋苑则分别下跌3.42%、0.84%及0.62%。中原经纪人指数(CSI) 最新报54.05,按周微跌0.19个百分点。

二手楼价指数连升两周后复跌越1%,创22周低位。大型单位指数急跌越3%,新界西亦急跌,拖累整体指数。特区失业率创16年新高,却无阻一手市场销情,大围柏傲庄I期上周开售,首批连加推共391伙,最新平均呎价已达2万,最终收近2.3万票,超额认购近60倍,打破97年以来开售最高收票纪录。一个周末全数沽清,大手买家优先拣楼,占成交超过六成,当中有不少是投资者。投资者继续入市因为制度漏洞,政府不是以单位的实际使用目的来区分用家及投资者,而是假设首次置业就是用家,结果出现借家人名义而避缴交双倍印花税。再有就是发展商让大手买家投资者优先拣楼的销售策略,荀盘自然落入其手中。一个大围新盘就将一手市场炒热,其它一手新盘正部署高开。市场普遍认为第四季住宅价量齐升。住宅楼市表现与经济完全脱节。

撤一手空置税草案托市

另外,特区政府押后立法会选举,自行邀请中共释法,立法会会期被强行延续一年,令一些原本应该终止的法案延续,当中包括一手楼空置税草案。当大众认为草案有机会今年通过之际,林郑政权却称因应现行经济状况及考虑到社会诉求暂停草议工作,白白浪费了两年多以来人力物力。

所谓“社会诉求”已被政府滥用、偏听及扭曲,成为胡乱施政的挡箭牌。18年年中政府建议推出一手空置税的的所谓初衷,是加快发展商将单位推出市场应市,减少囤积。今天发展商囤积情况没有改善,货尾单位增加至1.12万伙,楼价亦未有因应经济情况而合理调整,政府居然倒行逆施,利用经济下行为理由撤回法案,目的当然是托市。

政府坐拥8千亿盈余,却自称财务状况非常“严峻”,托市是保住卖地收入的不二法门,同时稳住“明日大屿”财政可行性。事件再次清楚表明政府根本无意解决供应短缺及高楼价问题。

施政报告标题极尽侮辱

上周,政府在施政报告于公布前两天突然宣布押后,美其名为争取更多中共优惠政策。法理上政府可以选择任何日子公布施政报告,若然嫌准备时间不足,政府大可以另觅吉日。梁振英当年就安排施政报在1月份公布。指定日子后忽然押后,而且在公布两天前才仓猝通知,史无前例。理论上,施政报告已经考虑特区现况,先公布,后加码惠民措施,无任欢迎。市民水深火热之际,政府又可先公布民生相关的政策,容后再公布其它长远策略。施政报告的文件早已印好,内容亦肯定经全面讨论,行会拍板,政府还可选择押后数天公布。偏偏政府选择全份押后且公布无期,事件引来市场猜测,一来林被急召到深圳作布景板,二来施政报告需要配合中共新政策及被审批。不管如何,事件已证明林郑已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傀儡,中共已对特区行使全面管治。

既然新一份施政报告未能发表,不妨温故而知新,先回顾一下林郑过去的三份施政报告在土地及房屋上的所谓重大政策,看看有何启示。17年10月林郑发表第一份施政报告,土地及房屋政策的重点是成立土地专责小组辩论土地来源,将“绿置居”、“白居二”恒常化,在现有供应基础上拨出“港人首置盘”。报告被批评无力应对楼市问题,结果楼价应声炒上,一年间楼价直线上升15%。

政府口说全面接纳土地大辩论报告却毫不重视执行,连小组前主席黄远辉都批评政府“空白一年”,“力度不够大速度不够快”,“短中期房屋用地看不到希望”。

新一期“绿置居”政府带头压缩住屋空间,严重滞销,势必延长公屋轮候时间。居屋楼价指数证明“白居二”是令居屋价格升幅超越私楼一倍的元凶;“港人首置盘”至今只有数百个单位,名副其实大抽奖,还将市建局拖进资助房屋板块。

今天再看施政报告的标题“一起同行拥抱希望分享快乐”,不是侮辱市民又是什么?林郑称因在立法会“短问短答”环节感到被侮辱而取消。“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早已说得明白不过。

八年来重复欺骗市民

第二份施政报告抢先土地大辩论报告,在毫无咨询下忽然提出“明日大屿”,又放弃利用《收回土地条例》强推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将资助房屋比例提升至七成,向发展商征收一手空置税。

“明日大屿”将是一个金融中心,没有规划承诺,建屋是空头支票,且实质供应起码要等十多年,绝非急市民所急。土地共享被地产商批评条件过辣,至今未闻何时有第一个计划出台。林郑本周又突然提出要多利用《收回土地条例》,根本就是带港人“游花园”浪费时间,自打“公私合营”咀巴。

提升公营房屋比例却没有针对解决为何设定六成比例却只能达至五成的根本问题,结果只会令缺口更大。一手空置税人工流产,地产商会拍手叫好。政府在错误的方向继续前行,市民完全看不到希望,施政报告却以“坚定前行燃点希望”,讽刺之极。

第三份施政报告创有记录以来最低评分。政府完全误判市民对政府的不满是因为楼价过高无法上车,居然倒行逆施,在未有解决楼价极度超越负担能力的问题而大幅放宽按揭保险,诱使准买家取用较高额按揭。若果楼价不跌,政策根本就是害人以高负债高负担上车,若楼价下跌使用计划变成负资产,半政府机构的按揭保险公司就搜刮一笔保险金。

施政报告叫市民“珍惜香港共建家园”,政府就尽情破坏,一年间就将特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彻底摧毁。政府令内部矛盾不断升级,给中共借口出手,令特区人人活在中共党安法的淫威之下。以往政府在施政报告出台前还对市场“吹吹风”,今年未闻土地及房屋方面有什么重要改变,只听林郑继续吹嘘其“打餐大”的“明日大屿”政治任务。

◎◎◎ ◎◎◎ ◎◎◎

土地及房屋政策自13年起年年是施政报告的“重中之中”,可是搞了八年,今天依旧仍是“重中自重”,不但未见解决,政府还告诉市民未来十年供不应求情况持续,资助房屋仍欠3万伙。今天超高的楼价,无法填补的供应缺口,充份证明这些所谓“重中之重”、“民生无小事”、“迎难而上”的口号,如同过去三年施政报告的标题,实与中共“假大空”同出一辙。市民已经被骗了八年,还会对新一份中共上下其手的施政报告有期望吗?◇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楼市动向】科技应用未有与时并进
【楼市动向】通关后特区住宅价格暴跌?
【楼市动向】趋势明确 政府视而不见
【楼市动向】政策令居屋价跑赢大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