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侧门

作者:青松
font print 人气: 154
【字号】    
   标签: tags: ,

我们的办公大楼有三个入口,一个正门、两个侧门。这些年来,只有正门打开,侧门一直紧锁,我们都是从正门出入。

习惯了走正门,每次从停车场出来,下意识地就往正门拐去。走正门其实绕路,需要上一段台阶再拐弯。冬天下雪的时候,特别不方便。相比之下,走侧门会节省路程和时间,不需上台阶,直接就进到楼里。但侧门关闭久了,没有人气,仿佛被废弃一般。前段时间,看到侧门施工,我也没多想。

前天下午开会,我从停车场匆匆往办公楼赶。时间算得刚好,我坐下后,还有一分钟就要开始。旁边是同事Cathy,她一脸坏笑地看着我,说:我原本在你后头的,但赶到你前面了。我先前只顾赶路,没注意后面,很奇怪Cathy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她走的是侧门。以前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侧门不开,不设保安。现在侧门加了门禁,楼里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刷脸直接进入。我问Cathy侧门已经开了多久,她说有几个月了,不过她是昨天刚刚发现可以通行。若不是Cathy告诉我,我肯定还是不知道。

我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侧门施工完毕后,我们都看到旁边多了一个小萤幕,但到底是什么阻止我们上前尝试一下呢?没有人说过不可以走侧门,但我们却把自己给局限在了正门。

要说起来,居然是习惯。我们习惯了走正门,哪怕绕路、麻烦,也会去走。可笑的是,我们绕路走正门,其实是从侧门旁边经过的。只要我们离开习惯的路线,往旁边走三五步,就会发现可以打开侧门。侧门通行那么久,却没几个人注意到,说明迈出那三五步的人真的很少。

倘若我们时时反思一下,琢磨一下已经习惯的种种生活方式,偶尔摆脱一下习惯的路线,是不是经常会发现惊喜呢?@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而今人们的生活较过去变得复杂了,大多数人日常都要处理与工作、人际、家庭、锻练、睡眠等方方面面的事,然而,我们真正能掌控的事可能并不太多。近日,美国健康教育专家凯瑟琳‧戈德伯格(Catherine Goldberg)就撰文与读者分享说,识别出七个“自主事项”并学会把握它们,使她的生活大为改观。
  • 师父把一块尺把长的木头交给我时,看着我的就是这种眼神:“想刻什么就刻什么,怎么刻可以问问师兄们,也可以来问我。”后来我才了解,师父盼着徒弟们快快进步,什么都要给你,师父说:“要自己去领悟,那才是真正自己的。”
  • 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的名字是“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一方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之意;另一方面,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 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带动当今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中。一年前还很热门的东西,今天可能已不再适用——从脸书创建后涌现了多少社交媒体平台就可见一斑。变化诚然带来诸般好处,但你必须跟上它,不然在人力市场上就可能掉队。而保有优势的最佳途径,就是培养一些可帮你快速掌握新技能的习惯。
  • 隋朝时期,大将军韩擒虎临死之前,得知自己将做阎罗,留下一句“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人生能够如此,足矣!
  •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觉自愿地做好人,不畏艰辛、不求回报。这些平凡而可贵的同胞如浊世中的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大地,为社会带来光明和希望。
  • 刑部。昭雪暂押大牢,铎克齐连夜审讯。昭雪心思骇然,不言不语,一心求死。
  •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漂泊在外,很多时候人们会感到身如浮萍,那么在中国传统当中,我们到底丢失了哪些文化让自己身心难以安顿呢,今天我们和大家聊聊姓氏,姓氏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 山巨大、安静、吸收着。你可以将你的心灵抛给一座山,山会保存它,将它折叠起来,不会将它掷回,如某些溪流那样。
  • 丈夫说家里伙食费还是其次,我们有车贷、房贷、保险费、税金、水电费和一些基本的开销,这些花费就占了我们其中一个人的薪水,所以没有撙节开支、量入为出是不行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