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丽与哀愁 “生动”装置艺术发人省思

蒋育凤的作品“蓝杆”,运用金属与蓝染复合媒材,呈现蔚蓝的海洋、开拓的视野、悠游的鱼群、蓝白相间美丽恣意,观赏者置身其中充满互动的乐趣。(蒋育凤提供)
人气: 36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0年04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蓝蓝的海、美丽的夕阳、缤纷的海底世界、绿色的山丘……,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景色,我们都曾经拥有,然而,当有一天,海不再蓝、山不再绿,万物寂寥、一片苍白,会是怎样的景象?

由艺术家蒋育凤策划的一场装置艺术展览-“生动~生态的变动”,即日起在新竹县文化局美术馆展出,美丽的创作结合互动的乐趣,其中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装置艺术原计划展出至5月3日,由于文化局考量疫情因素,将提早至4月26日结束,花了半年心血,只展出短短几天,蒋育凤和3位艺术家们都深感遗憾,也期盼民众把握机会前往欣赏。

本次展览是由蒋育凤策画,除了她自己的作品之外,特别邀请吴昌达、吕本雯、刘芸如等三位艺术家联合展出,展场并搭配金曲奖音乐人刘荣昌创作的情境音乐(竹风、深海)二曲,营造视觉与听觉的美丽浪漫氛围。

展出四大主题包括蓝杆、橙线、珊瑚、绿丘,展场分两大区(一)“将消失的地景”-传达生态环境变动前的美好、(二)“被遗忘的物件”-表达生态环境遭破坏,变动后的景象。两大区分别以鲜艳的色彩及灰黑色调呈现,对比非常鲜明,启发人“珍惜拥有”之省思。

蒋育凤的作品“蓝杆”,运用金属与蓝染复合媒材,呈现蔚蓝的海洋、开拓的视野、悠游的鱼群、蓝白相间美丽恣意;吴昌达的作品“橙线”,用金黄色代表夕阳无限好的美丽景色;吕本雯作品“珊瑚”用粉红色系,代表美丽的海底世界;刘芸如作品“绿丘”代表山峦、森林与土地,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喜爱的色系,四个主题却又能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吴昌达的作品“橙线”,用金黄色代表海边“夕阳无限好”的美丽景色。
吴昌达的作品“橙线”,用金黄色代表海边“夕阳无限好”的美丽景色。(赖月贵/大纪元)
大自然被破坏后,海不再蓝、山不再绿,万物寂寥、一片苍白。
大自然被破坏后,海不再蓝、山不再绿,万物寂寥、一片苍白。(赖月贵/大纪元)
吕本雯作品“珊瑚”用粉红色系,代表美丽的海底世界
吕本雯作品“珊瑚”用粉红色系,代表美丽的海底世界。(赖月贵/大纪元)
刘芸如作品“绿丘”代表山峦、森林与土地
刘芸如作品“绿丘”代表山峦、森林与土地。(赖月贵/大纪元)

细心的民众会发现,展场地上有几双很特别的蓝染袜子,蒋育凤说它代表走过的“足迹”,这次的疫情让她感触良深,展期缩短欲哭无泪,也从没想过这辈子会遇到中共病毒(武汉肺炎)这样的疫情,但希望人们能趁这段时间沉淀下来,好好想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思考如何更友善的共存,一场艺术结合生态议题的展览,欢迎民众一同置身其中、一起思考。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